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觸摸星空已不遙遠!過往大國爭奪太空高戰略地位,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預測,「未來10年,太空經濟規模將成長超過3倍,成為價值1.4兆美元的市場。」其中關鍵是因太空產業將邁向平民化,大部分商機將來自衛星應用。而台灣太空產業聚落雖剛起步成形,金融業應緊跟趨勢,努力扶持這個重要的戰略產業!未來的「太空」是現在的「科技」回想1990年代,當時只有少數公開的科技公司,之後「科技股」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可投資類別,讓投資組合更多樣化,然而
川普強力撤銷DEI政策,並從行政、軍事部隊先行,已經引起諸多法律爭議與文化衝突,美國的多元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層面受到挑戰。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燃全球貿易戰火,反DEI的立場也引發爭議,台灣金融業認為看來僅在美國造成影響,台灣目前的ESG投融資金仍然持續投入。
反DEI浪潮襲來,美國銀行、花旗等紛紛退出淨零銀行聯盟等倡議,凸顯ESG在落地執行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永續金融的轉型之路也需要順應調整,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