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成熟與成本下降,觸摸星空已不遙遠!過往大國爭奪太空高戰略地位,但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都預測,「未來10年,太空經濟規模將成長超過3倍,成為價值1.4兆美元的市場。」其中關鍵是因太空產業將邁向平民化,大部分商機將來自衛星應用。而台灣太空產業聚落雖剛起步成形,金融業應緊跟趨勢,努力扶持這個重要的戰略產業!未來的「太空」是現在的「科技」回想1990年代,當時只有少數公開的科技公司,之後「科技股」逐漸成為一個熱門的可投資類別,讓投資組合更多樣化,然而
金融業在高齡化社會的角色,正從協辦活動、捐款等淺層參與,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參與者。金融機構與非營利組織深化合作,回應長者對經濟安全與信任機制的需求。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