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歷代精選 2024年8月

金管會主委傳棒推動金融前行

從斜槓律師、監理官到保險學者
撰文:傅清源

2004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至今正好滿20年。成立前,金融業的監理權分屬不同單位,但90年代台灣爆發本土金融危機的殷鑑,其後金控法通過,為監理權的一統江湖奠定了基礎。20年來,經過歷任主委的帶領下,金融機構監理日趨嚴謹完善,並讓台灣順利渡過金融危機的考驗。尤其近3屆金管會主委的治理下,台灣的金融業產值更是迭創高峰。

顧立雄 從最大驚奇到最大驚

顧立雄可說是「金融斜槓」的最佳寫照。他被宣布出線時,因為沒有金融背景,被戲稱是「路人甲」,當時大跌金融界眼鏡,許多人不看好。但令人驚奇的是,顧立雄從2017年8月到2020年升任國安會,成為史上任期第二長的金管會主委,其任內的表現令業界留下深刻印象,也成功扭轉了金融界對法律人的刻板看法。

首先,為完善公司治理,公布「新版公司治理藍圖」;同時,加強吹哨者保護、建置資安專責制度、推動產金分離、金金分離,促進金控及銀行大股東股權結構透明化,以深化公司治理;更編製公司治理指數及永續指數,以鼓勵市場資金投入永續企業。

金融科技方面,在任內通過金融監理沙盒相關法規,讓台灣成為全球前5個實施監理沙盒的國家;更推動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核准3張純網銀執照,讓3隻鯰魚進場,刺激金融創新。

最後,在金融市場興利,推動財富管理新方案、全民退休金自主投資實驗平台、逐筆交易、健全保險業財務結構等,強化金融業的體質與競爭力,並提升市場之運作效率。

但最令人津津樂道的,應該是台股在2019年之後,台股站穩萬點大關,甚至從2020年4月08日開始,收盤價就沒有低於萬點。他從讓人「驚奇」到「驚喜」,靠的是突破傳統框架的用心,更在興利、除弊間,取得相當好的平衡。

黃天牧 強化金融韌性 安度疫情危機

接任顧立雄棒子的黃天牧主委,從基層出身,40年的專業生涯,對金融監理的細緻度與深度無人出其右。長達4年的耕耘,使他成為史上任期最長的金管會主委,也代表他深獲金融界信任。

他是說到做到的個性,就任時即提出六大政策,包括公司治理藍圖3.0、綠色金融2.0、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保險業新一代清償能力(ICS2.0)、信託業務2.0、金融資安行動方案等,他都實事求是,一步一腳印的推行。

尤其在任期間,遇到武漢肺炎疫情帶來全世界的震撼,金融市場出現前所未有的波動。黃天牧因應快速,除提出「獎勵本國銀行加速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方案」,強化紓困外,對於消費者也提出放寬債務協處機制,保險業營運不中斷、保費緩繳及利息展延等措施。此外,為確保金融穩定,強化金融業壓力測試,並順勢進一步加速推動金融數位化及資安強化,使得我國金融數位轉型的腳步,在疫情期間大幅加速。在黃天牧主政期間,資本市場不但沒有因疫情崩盤,反而逆勢成長,且成長幅度名列世界前茅,充分展現我國金融體系的韌性。

彭金隆 以行動創新精神兼顧安全與發展

彭金隆接任前,已經是國內知名的金融學者,擔任過保險公會、保發中心的諮詢顧問,以及多家壽險公司的董事,也經常在報章雜誌上撰寫文章,對保險業提出建言,也因對金融產業之熟悉度,被稱為最「接地氣」的人選,在上任前就備受金融業期待。

彭金隆提出的願景,是希望在金融安全、發展與創新二大基礎下,透過六大施政面向建立「安全」與「發展」並進的新金融市場,使台灣金融市場能逐步朝向成為亞洲的資產管理中心目標邁進。

而從「彭教授」成為「彭主委」的這兩個月來觀察,他提出的重大宣示,例如重新檢討數位保險公司設立的股權結構,發展「輕量沙盒」、開放傳統金融業承做虛擬資產業務、持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機制(TISA)等,在在顯示他是一個勇於破框且具有執行力的行政首長。

綜觀近三任的金管會主委,雖然背景與性格皆有所差異,但仔細觀察其施政,皆可發現都有共同點:負責、認真,並在金融穩定的前提下,積極順應時勢,務實提出因應產業需求的作法,在一棒接一棒的傳承下,逐步建構台灣金融更好的未來。(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普惠金融事業總處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