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勞動部統計,截至2024年1月,台灣外籍移工達75.6萬人,主要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不過,這樣的勞動力還不夠,台灣的青壯年人口紅利正逐步消失,國發會預估2030年前至少還要再引進40萬名外來人力,才能補足我國勞動力缺口。台灣勢必要祭出更吸引人的配套措施,才能在這場全球搶人大戰中取得勝利。完善的勞動政策與福利成為各國搶人的關鍵,全台數十萬移工、每年匯款金額破新台幣600億元,對這群文化不同及語言在台不甚流暢的移工來說,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將薪資款項順利匯回母國。解決移工匯款回母國的痛點,成為近年來
轉型金融已成為推動高碳排產業邁向低碳與淨零排放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從國際間對轉型金融定義與標準的未達共識,到地緣政治帶來的市場波動,皆為其發展蒙上不確定性。
轉型金融不若ESG那樣遙不可及,而被寄予減碳厚望。然而,何謂轉型?原則為何?國際間尚缺共識,在過渡期不免陷入假轉型、真漂綠的爭議。
複雜的永續法令規範,導致歐洲企業合規成本負擔加重,因此歐盟正在鬆綁法規,預計在2029年前,降低35%以上的中小企業行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