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球大選年,根據《經濟學人》估算全部的選舉將涉及全球過半人口(41.7億人),且當中約有20億人能投票。《彭博》則從經濟角度估算,指出占全球國內生產毛額(GDP)產值42%的國家,將選出新領導人。其中,重中之重就是11月美國總統大選,不論是現任的拜登(Joe Biden)或者是強勢席捲再來的川普(Donald John Trump),誰入主白宮,會影響全球經濟灰犀牛?政治引領經濟變化最寫實的焦點已上演!政治狂人川普 宣稱任內美國經濟表現出色2016年美國選出沒有政治經驗而且口出狂言的川普為總統,震驚了美國及國
台灣金融業規模偏小、同質性是老問題。財經學者呼籲,應統一合意與非合意併購之規範,減少政策落差,特別是以現金或股票收購原則應一致。
公股銀行雖具龐大資產與低廉資金優勢,但在民營銀行積極攻城略地之下,市占率持續流失,亟需秣馬厲兵以對。
美國金融併購主旋律不再只是大者更大,近年銀行交易量最大的反而是整併金融科技公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中小型銀行為求生存進行合併,甚至信合社能挾稅負和監理優勢併購小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