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中央銀行體系從2022年始,為應對高通貨膨脹,而採取一連串政策指標利率提升,幅度之大,為20多年僅見,並已維持緊縮的貨幣政策一段時間,各國經濟表現在此期間差異甚大。然不同於過往,此波的高通貨膨脹,主要源於全球供給面因疫情與地緣政治變化所引起的混亂和重整。本文將從歷史回顧以及國際比較,探討高利率政策在抑制與控制供給面推動的通貨膨脹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必要性。控制通膨 是最重要決策考量若定義利率高峰為一系列升息到頂峰之後到初次降息之前,﹝表1﹞臚列美國最近40年的多次利率高峰及目前假設已達利率高峰的資料為比較。第一
歐洲為加速即時支付系統應用進程,從基礎清算到數位錢包全面強化,也帶動金融機構轉型的動能。
歐盟急欲實現戰略自主,卻因專業人力嚴重短缺,導致國防、半導體、能源等關鍵領域的發展受阻。
全球私募股權(PE)基金正將目光投向歐洲,其政策紅利、企業價值被低估及制度穩定性等三大優勢,使它從全球資本配置的邊陲走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