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的決策者通常被歸類為鷹派或鴿派。鷹屬猛禽,善於捕獵,比擬於央行政策,鷹派偏向緊縮性貨幣政策,對通膨的容忍度低,為了打擊通膨甚至犧牲經濟成長也在所不惜。至於鴿子則是象徵和平,對應於央行決策,鴿派的貨幣政策主張偏向寬鬆,在追求經濟成長下,對於通膨的容忍度相對較高。6月13日我國央行宣布,針對不動產市場第6度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本次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存款準備率政策,在學理上屬於強力的貨幣政策工具。為何稱之為「強力」?一則因為直接從創造信用的源頭――銀行下手,把流動性的水龍頭扭緊一些,透過對於貨幣基數(又稱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