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普惠金融更完整,成為社會安定的力量,是賴總統拋出的主要金融政見之一。金管會也於日前公布「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2023年的衡量結果,多項指標表現優秀,包括人均銀行及ATM數超越國際,而成年人有銀行帳戶比率高達92%,遠高於全球平均的76%,顯示在多年努力下,我國民眾在取得金融服務使用上相當便利,金融已經充分「普及」。詐騙與山道猴子未解 普惠金融還可以再精進然而,在肯定台灣的傲人成績之時,卻發現金融可及性雖逐步攀高,但衍生出的問題也不少,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就是金融詐騙的氾濫與山道猴子(年輕人月光透支)的挑戰,成為下
台灣金融業規模偏小、同質性是老問題。財經學者呼籲,應統一合意與非合意併購之規範,減少政策落差,特別是以現金或股票收購原則應一致。
公股銀行雖具龐大資產與低廉資金優勢,但在民營銀行積極攻城略地之下,市占率持續流失,亟需秣馬厲兵以對。
美國金融併購主旋律不再只是大者更大,近年銀行交易量最大的反而是整併金融科技公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中小型銀行為求生存進行合併,甚至信合社能挾稅負和監理優勢併購小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