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34年來最弱的日圓,日本央行終於忍不住出手。4月29日,日圓一度跌到160元兌1美元,但3天後旋即彈升到155元左右,市場揣測這是日銀進場干預的結果。日圓自2022年3月開始走上貶值之路。如果畫出同一時期的美日利差,將會發現兩者走勢如影隨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兩年多來日圓一路下跌的主要原因,那就是美日間巨大的利差。以此觀之,欲判斷未來日圓走勢,勢必要先推測美國與日本未來的利率走向。先看美國。目前美國的利率動向仍是個難猜的局。以聯準會(Fed)最關注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PCE)來看,去年12月到今年3月,年增率
全球化在WTO成立不到30年便面臨破碎。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反映出中國崛起帶來的政治競爭,已將金融市場推向金融武器化的新戰場,對經濟自由無疑是巨大諷刺。
IMF指出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資產價格高估」、「非銀行金融槓桿高」與「主權債務負擔重」的三重挑戰。在經濟擴張與科技創新的繁榮表象之下,金融體系的脆弱程度反而令人擔憂。
各國積極將穩定幣推向金融核心,台灣金管會也已審慎開放。然而,當國際巨頭搶先布局底層區塊鏈清算與AI風控技術,台灣金融業若僅聚焦發行,恐錯失數位金融時代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