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動5+2策略性產業及相關基礎公共工程建設,以往大多仰賴銀行,尤其是八大行庫來提供金流。但事實上,資金活水並非只有公股銀行能挹注,現在除了壽險業龐大海外投資引流回台外,私募股權投資,則是另一條可思考之路。相較於國外私募股權投資風行多年,台灣私募股權投資仍有待進一步發展,成為挹注國內重大基礎公建、5+2策略產業的新活水。金控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從ETF投資熱潮,可看出台灣人真的很有錢!」國泰投信高層表示,不論是對5+2策略性產業或其他基礎公共工程建設,若能引進台灣民間龐大的資金動能,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資金活水。此時
代理式AI被《經濟學人》譽為2025年最大的科技突破之一,然而,它帶來服務與管理模式升級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存在建置與維運成本的現實限制。
代理式AI是實打實的硬功夫,最怕落入想「彎道超車」、抄捷徑的心理陷阱。唯有從「技術」、「基礎建設」、「經營策略」與「人才培育」等四大構面著手,踏實耕耘,台灣的代理式AI才會追得上國際。
銀行探索代理式AI,使用場景包括詐欺調查、貸款作業、銷售與服務場景。由於金融業長期受到嚴格的監管,代理式AI的決策將受到法遵挑戰,未來有必要建立多層次的治理框架,以符合最新的法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