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早期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業主要扮演金融中介角色,提供間接與直接金融以促進資本的形成與經濟發展。時至今日,隨著經濟發展與所得成長所帶來的國民生活水準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也日益加深,金融機構提供各種正式金融商品與服務已擴及經濟體系內各個部門,以滿足其消費、儲蓄、生產及投資等需求,成為經濟發展過程中維繫永續成長與金融穩定的關鍵基礎,更是現代國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預估,我國2024年超額儲蓄將達到新台幣3.8兆元,不僅連續5年突破3兆元大關,更將創下歷史新高。澳洲財政部曾在其每2年出版一次
將ESG因子納入投資決策已經成為國際銀行業及投資機構的核心策略,同時台灣永續投資規模與增速雙創新高,驅使高資產客戶轉向永續投資。
歐盟發布新版標準,打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速低碳轉型。此舉不僅降低永續融資門檻,也為銀行開拓全新的綠色商機。
風災豪雨揭偏鄉「氣候弱勢」,建議引進創新財務工具打造韌性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