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轉型不僅是台灣的目標,從政策面接軌國際趨勢上,台灣也積極將ESG轉為法制化;但不論是CSR或ESG,其實很難一刀切,管理者可思考初期先自律規範,再篩選出重要指標,進一步將其法制化列為明文規範。ESG大浪來襲,如何落實ESG、減少碳排放量,已是企業經營無可迴避的課題,尤其是有意發展海外市場的企業,該如何與國際趨勢接軌更是當務之急,究竟ESG該法制化還是先以自律規範為之,市場莫衷一是。ESG分別是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的縮寫,輔仁大學法
將ESG因子納入投資決策已經成為國際銀行業及投資機構的核心策略,同時台灣永續投資規模與增速雙創新高,驅使高資產客戶轉向永續投資。
歐盟發布新版標準,打破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加速低碳轉型。此舉不僅降低永續融資門檻,也為銀行開拓全新的綠色商機。
風災豪雨揭偏鄉「氣候弱勢」,建議引進創新財務工具打造韌性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