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詐騙快速增加與變化,為金融機構帶來了處理詐騙損失的相關成本上升,與客戶體驗出現絆腳石等兩大挑戰。現在國內外已有越來越多銀行運用AI技術,在不犧牲客戶體驗下,也能即時偵測、有效攔阻詐騙交易。今年1月8日金管會發布第二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首將防範金融詐騙納入指標項目,考量在金融消費保護(S1)與普惠金融實踐(S2)構面應涵蓋阻詐或識詐的具體作為,包括辦理識詐宣導活動,並以場次占總資產比率採計,鼓勵資本規模大的銀行任重道遠,抑或是針對防制詐騙加強前台對客戶關懷提問,並於後台制定相關政策、內部遵循規章或行為守則,同時將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AI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台灣金融業運用AI程度仍屬初期階段,金管會鼓勵兼顧創新與風險,一方面善用AI技術的優勢,追求創新與效益;另一方面妥善控管潛在風險,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環境。
電子遊戲產業的消費群早已從青少年轉向青壯年的經濟中堅,全球主力玩家近40億人口,也令人關注遊戲產業驅動的龐大訂閱、IAP金流與數位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