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香港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上,提供了資金、技術與經營管理等協助,但這些年下來,香港逐漸被壓榨枯竭而黯淡。這過程就是以眼前的利益,再配合溫水煮青蛙,使得香港越陷越深,難以自拔。近日台股指數與香港恒生指數出現黃金交叉,引發各界熱議。這當中除了台灣在經濟發展採用穩紮穩打的方式外,還有什麼原因讓昔日的東方之珠逐漸失去其光環?只要略看一下在港股掛牌公司的背景,大概就知道是什麼原因。從世界的香港 淪為中國的香港1993年7月中國的青島啤酒在香港掛牌後,目前中資企業在港上市的公司數量達到1,409家,家數超過港交所的一半以上。並且
台灣金融業規模偏小、同質性是老問題。財經學者呼籲,應統一合意與非合意併購之規範,減少政策落差,特別是以現金或股票收購原則應一致。
公股銀行雖具龐大資產與低廉資金優勢,但在民營銀行積極攻城略地之下,市占率持續流失,亟需秣馬厲兵以對。
美國金融併購主旋律不再只是大者更大,近年銀行交易量最大的反而是整併金融科技公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中小型銀行為求生存進行合併,甚至信合社能挾稅負和監理優勢併購小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