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大撒錢行銷策略競爭,數位存款帳戶出現一批「數位遊牧民族」,逐高利而居。純網銀必須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假設無法創造差異化,又缺了「實體服務」,將很難贏得客戶信任。因應數位化金融科技發展,金管會開純網銀與數位金融雙大門,鬆綁法規助攻。國銀初期迎戰純網銀鯰魚效應,積極衝刺數位存款帳戶,高利大撒幣狂招手客戶,搭配疫情催動數位金融服務拓展,成功衝高開戶數。但伴隨整體市場飽和,客戶競爭,至今年6月底,全台數位存款帳戶合計1,751萬戶,季增率降至7.3%,開始緩慢成長。伴隨大撒錢行銷策略競爭,數位存款帳戶出現一批「數位遊牧
面對川普回歸的外部壓力,與歐元區內支付習慣轉變,數位歐元肩負強化貨幣主權與金融韌性重任。然而,公眾隱私疑慮、銀行高昂成本及效益質疑,皆為其落地帶來嚴峻挑戰。
我國CBDC架構已現雛形,平台設計採雙層規劃,零售型供大眾日常使用,批發型作為金融機構跨行資金移轉交易及清算工具。
AI運用在金融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在探索運用AI的過程中,金融機構也面臨諸多亟需克服的關鍵議題。更具建設性的思考應是探索AI做人類智能與協作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