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大撒錢行銷策略競爭,數位存款帳戶出現一批「數位遊牧民族」,逐高利而居。純網銀必須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假設無法創造差異化,又缺了「實體服務」,將很難贏得客戶信任。因應數位化金融科技發展,金管會開純網銀與數位金融雙大門,鬆綁法規助攻。國銀初期迎戰純網銀鯰魚效應,積極衝刺數位存款帳戶,高利大撒幣狂招手客戶,搭配疫情催動數位金融服務拓展,成功衝高開戶數。但伴隨整體市場飽和,客戶競爭,至今年6月底,全台數位存款帳戶合計1,751萬戶,季增率降至7.3%,開始緩慢成長。伴隨大撒錢行銷策略競爭,數位存款帳戶出現一批「數位遊牧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AI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台灣金融業運用AI程度仍屬初期階段,金管會鼓勵兼顧創新與風險,一方面善用AI技術的優勢,追求創新與效益;另一方面妥善控管潛在風險,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環境。
電子遊戲產業的消費群早已從青少年轉向青壯年的經濟中堅,全球主力玩家近40億人口,也令人關注遊戲產業驅動的龐大訂閱、IAP金流與數位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