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主該做的事情是發揮想像力,從本業延伸去做投資,不只是優化本業,也可以跨業發展,「揪團打群架」,找幾個合適的夥伴相互連結,共享資源,一同投資,老創要結合新創、投資新創,新創圈才得以蓬勃發展。「台灣新創的發展,是一步一步的累積。」蔡英文總統認為,吸引全球企業「投資台灣」,一直是政府的重要目標,這幾年來,政府努力改善台灣投資環境,提供土地租稅優惠及專案貸款等協助措施。在台灣,越來越多企業透過投資、併購及業務合作等方式,將創新能量引入既有產業,讓新創更能取得資金、試驗場域以及廣大的海內外市場網絡,創造雙贏,像是國發會所
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達4.1兆美元,已超車香港,成為亞洲資產管理霸主。台灣如何能借鏡,發掘在地優勢,爭取國內外高資產人士的資金配置與認同?
透過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私募資產多元化,積極布局加密資產,借鏡星國經驗,臺灣致力於打造一個具備自身特色的財富管理生態系,吸引全球資金駐留。
金管會力拚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週年,最近一項針對金融界人士的調查,打出整體80分的肯定,政策方向初步獲得多數支持。但仍存在政策穩定性與溝通、人才專業提升及監理法規進一步鬆綁等難關,有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