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續概念的金融體系。2012年,金融科技浪潮方興未艾,金融業內的暢銷書《Bank3.0》出版,預示未來所謂銀行(Banking)是指一種行為(即取得金融服務),不是一個場所。時隔6年,《Bank4.0》發行,強調金融長在,而銀行不再,再次預言銀行即將走入歷史。如今倏忽又近6個年頭,昔日預言究竟有多少成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在下一個6年又將走向何方?金融機構未被金
台灣金融業規模偏小、同質性是老問題。財經學者呼籲,應統一合意與非合意併購之規範,減少政策落差,特別是以現金或股票收購原則應一致。
公股銀行雖具龐大資產與低廉資金優勢,但在民營銀行積極攻城略地之下,市占率持續流失,亟需秣馬厲兵以對。
美國金融併購主旋律不再只是大者更大,近年銀行交易量最大的反而是整併金融科技公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方中小型銀行為求生存進行合併,甚至信合社能挾稅負和監理優勢併購小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