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快速崛起,確實已改變金融服務的傳統風貌,推動整個金融業轉向數位化,並朝著自動化與智慧化不斷提升。我們期待掌握科技者,能將方向導引為創造更加包容,且符合永續概念的金融體系。2012年,金融科技浪潮方興未艾,金融業內的暢銷書《Bank3.0》出版,預示未來所謂銀行(Banking)是指一種行為(即取得金融服務),不是一個場所。時隔6年,《Bank4.0》發行,強調金融長在,而銀行不再,再次預言銀行即將走入歷史。如今倏忽又近6個年頭,昔日預言究竟有多少成真?金融與科技的融合在下一個6年又將走向何方?金融機構未被金
金融業在高齡化社會的角色,正從協辦活動、捐款等淺層參與,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參與者。金融機構與非營利組織深化合作,回應長者對經濟安全與信任機制的需求。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