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角色篇》「中央銀行獎」今年度最佳央行 得獎的是…

備戰才能止戰!

112.11台灣銀行家第167期撰文:陳鴻達
烏克蘭央行的各項超前部署措施,在戰爭爆發後有效穩住民心士氣,厚植抵抗侵略的力量,對穩定後來戰局的貢獻很大。備戰才能止戰,烏克蘭在戰前為提高金融韌性所做的準備,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年專業雜誌《Central Banking》的「中央銀行獎」(Central Banking Awards 2023)的年度最佳央行獎頒給烏克蘭央行,以表彰其在俄羅斯入侵期間對烏克蘭金融穩定的貢獻。其總裁Andriy Pyshnyi在領獎演說中強調,假如不能預料未來的黑天鵝長得什麼樣子,那就必須變得更「反脆弱」(Antifragile),並且成為我們的DNA。特別是今後在全球遭到挑戰時,金融系統將成主戰場,要盡量避免受到創傷,因為金融系統瓦解的後果,將如同人類血液循環遭到破壞一般。

為提高金融性做足準備

2014年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後,烏克蘭開始有系統地研議如何提高金融韌性,以因應未來如果與俄羅斯爆發軍事衝突時,可以盡量維持金融穩定,並確保金融服務的不間斷,以穩定民心士氣,厚植抵抗侵略的力量。這些相關措施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已經草擬完畢,這16項緊急措施在2022224日俄羅斯入侵當天的上午10點正式生效,主要內容包括降低恐慌、維持銀行服務運作與外匯管制等項目。

這些經驗應該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金融戰往往成為實體戰的前哨戰。敵方所發動的金融攻擊包括網路攻擊、市場操縱、結合虛假訊息,或是複合型攻擊,企圖癱瘓金融資訊系統、中斷金融服務、製造銀行擠兌與破壞股匯市秩序。這些攻擊的目的是製造社會動盪,瓦解民心士氣,是其總體戰略重要的一環。

戰爭爆發 動緊急措施

就在俄羅斯正式入侵烏克蘭的當天,烏克蘭立即宣布戒嚴,在此基礎上烏克蘭央行(NBU)調整了銀行體系的監理法規,盡可能克服人民的恐慌情緒,維護對銀行體系和金融部門的信心以及金融穩定性。由於烏克蘭的股市規模非常小,因此當時主要工作在確保銀行體系的持續運作,並控制國家貨幣的貶值和資本外流。讓銀行分行在安全的地方繼續運營,民眾能夠使用保險箱並在自動提款機提領現金,烏克蘭央行做了以下動作:

一、維持銀行系統運作

1. 民眾每天提取現金不得超過100,000烏克蘭幣(當時匯率約為281美元),並完全禁止在烏克蘭提取外幣現金。但政府部門以及參與動員計畫的民間公司不在此限。此外,被占領地區的銀行若有現金,居民可以無限制地提取國內現金和外幣。

2. 銀行不得發行和分發數位貨幣。

3. 禁止烏克蘭銀行向股東支付除優先股股利分配之外的任何股利。除了用於增加股本、提供撥備或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利潤外,任何形式的資本分配也被禁止。

4. 除了銀行自己的交易外,禁止將資金轉移到國外,或向外國金融機構提供放款。

5. 禁止法人借烏克蘭幣,卻要求以外幣償還,或借外幣還烏克蘭幣。

6. 禁止在戒嚴期間,銀行調高貸款利息。

同時烏克蘭央行對一般銀行給予如下的放寬限制,以利度過此非常時期:

1. 暫時解除以下監理標準:資本適足率、流動性、信用風險。

2. 允許銀行根據人們所持的軍事身分證明文件開立帳戶。

3. 將銀行所需提報的永續評估報告展延至2023年。

4. 暫緩財務和合併財務報表的揭露要求。

5. 允許銀行使用在歐盟、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雲端存儲服務,以提高銀行體系的穩定性。

此外為了提高銀行的流動性,烏克蘭央行在224日引入了為期1年的空白再融資貸款,金額無上限,並可延長1年。隨著局勢的穩定,銀行體系的流動性增加,銀行開始提前償還再融資貸款。

二、進行外匯管制

為了防止戰爭初期烏克蘭幣急遽貶值,烏克蘭央行在2022224日固定兌換外幣的匯率(但對於現金和付款卡交易的銀行匯率管制,在521日解除,這是回歸市場浮動匯率的第一步)。從戰爭開始,烏克蘭央行管制外匯市場,民眾只能賣外匯。此外,烏克蘭央行還導入以下措施:

1. 暫停提取外幣現金

但烏克蘭央行於31日解除了這一限制,允許每天最多提取相當於30,000烏克蘭幣的外幣存款。並於321日將限額提高到相當於每天100,000烏克蘭幣的外匯存款,但自520日起又降至每月50,000烏克蘭幣,惟與軍事和外交活動有關的支出不在此限。另一方面在414日,烏克蘭央行允許銀行在外匯買賣的總餘額範圍內向公眾出售外幣。至於實際交易金額,取決於各銀行分支機構的個別狀況。

2. 暫時禁止跨境轉帳

開戰之初禁止跨境轉帳,但由於有大量的烏克蘭人流亡海外,有支付生活費的需求,因此在3月初烏克蘭央行開始允許國人在國外使用支付卡進行支付和提取現金,也允許外幣轉帳支付給海外烏克蘭人的養老金,後來也支付贍養費。

3. 暫時允許公民攜帶不超過10,000歐元的外幣出國,無需提供證明文件,但在313日重新要求提供證明。

4. 暫時禁止烏克蘭幣購買虛擬資產,並限制用外幣購買這些資產,限額相當於每月不超過100,000烏克蘭幣。烏克蘭央行還限制了P2P的交易,限額相當於每月不超過100,000烏克蘭幣。

5. 暫時禁止使用烏克蘭銀行發行的卡支付國外購買證券和支付經紀帳單。

6. 禁止公司以匯回股利或其他投資收益為由購買外幣,除非該款項要支付給國際金融機構(IFI),或獲得烏克蘭央行同意,抑或是支付國內主權債券利息給外國投資者。

三、杜絕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在烏克蘭金融

系統影響

從戰爭的第一天開始,烏克蘭央行禁止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居民從烏克蘭銀行中提領現金,以及買賣外匯,包括履行他們的債務。隨後才批准了一些關於社會福利、工資、公共事業、稅款、罰款、銀行費用和保險支付等支出的例外。

224日烏克蘭央行通過決議允許清算俄羅斯控制的銀行。次日撤銷並清算了2家由俄羅斯間接控制的銀行的牌照。它們分別是國際儲備銀行(由俄羅斯國有的Sberbank持有100%股份)和Prominvestbank99.77%股份由WEB.RF國家公司持有)。此外,烏克蘭央行禁止俄羅斯居民參與烏克蘭銀行的管理,並拒絕向擁有俄羅斯股東的銀行提供空白再融資貸款。

推「銀行給力計畫」 服務不中斷

在俄羅斯全面入侵之初,烏克蘭啟動了銀行體系不間斷營運的應急計畫,這是烏克蘭央行在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時就開始制定的計畫。首先,即使在戰時也不會對零售商店支付卡的交易實行限制,而且建議商店、藥店和加油站優先使用非現金支付。烏克蘭不斷與市場參與者和零售商溝通,強調非現金支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為減少了人們對現金的需求後,將有助於防止恐慌。因此烏克蘭將現金提取限制在10萬烏克蘭幣(約3,000歐元),但對非現金交易不加限制。

全面戰爭爆發後,俄羅斯企圖利用飛彈攻擊關鍵基礎設施,使烏克蘭陷入全面停電中。因此烏克蘭加強了銀行體系的保障措施,確保銀行在長時間停電的情況下能夠不間斷地營運。例如烏克蘭央行推出了「銀行給力計畫」(POWER BANKING),這是一個橫跨整個烏克蘭的銀行網絡,包括超過2,370個分支機構,分布在烏克蘭所有州約390個城市和鄉鎮。即使在長時間停電的情況下,也可以營運並為客戶提供銀行服務。構成聯合網絡的銀行據點擁有備援電力、備用通信管道、加強的現金收集能力和額外的工作人員。此外,烏克蘭也設置一些庇護所,當停電時人民可以前往為手機充電與取暖,還提供熱食與ATM的金融服務。

支付是現代經濟生命之源

烏克蘭央行體認到,支付是現代經濟的生命之源,它們必須在任何情況下繼續運作。自俄羅斯全面入侵以來,烏克蘭一直在盡一切努力保持局勢的穩定控制。採取相關措施,以利高度數位化的金融行業,即使在戰時也能確保服務的順暢,並促進金融穩定。因此當全面戰爭爆發時,烏克蘭國家銀行通過一項決議,允許烏克蘭銀行使用位於歐盟、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雲端服務。這種能力使得銀行能夠在烏克蘭的實體基礎設施被摧毀的情況下,快速重新啟動日常運營並保存所有必要的訊息。

事後證明這些超前部署,在戰爭爆發後有效的穩定民心士氣,厚植抵抗侵略的力量,對穩定後來戰局的貢獻很大。烏克蘭在戰前為提高金融韌性所做的準備,這些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因為「備戰」才能「止戰」,上天也眷顧有準備的人。(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

延伸閱讀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