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中國銀行業因當時的金融體系發展與對外連結尚未成熟,有幸躲過一波衝擊,更基於改革開放與加入WTO後積累的家底加大槓桿擴張業務,在國際銀行排名中取代了原本歐美大銀行的位置。但近期房地產業財務爆雷頻傳,延燒到「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種種問題均加深金融風暴來襲的陰影,也提醒我們關注中國銀行業崛起的當下,更要提防可能的問題。爆發於2008年9月的雷曼兄弟倒閉事件,蔓延到其他金融機構與國家,進而引發全球金融海嘯,甚至一度因流動性的匱乏導致實體經濟的衰退。與此同時,中國則是由於當時的金融體系發展與對外連
潮玩Labubu從盲盒公仔躍升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在全球爆紅,原創IP投融資也跟著引起關注。
面對貿易戰、房市低迷與外資縮手,中國上半年消費逆勢成長,第二季數據更是亮眼。這股熱潮得益於政府「以舊換新」補貼、五一連假與618購物節的強力推動;但「穩經濟」的政策措施,在8月起與美國實施對等關稅交互作用,對中國消費市場的影響有待觀察。
近年中國金融機構數量銳減,顯示一場由政府主導的金融業大整併正加速進行。這不僅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更是為化解中小銀行因經濟下滑、房地產危機引發的系統性風險。未來中國金融版圖將走向「大者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