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財富管理業務吸引不少高資產客戶,有望逐年成長,金融機構應趁此先比照全球私人銀行營運模式,在金融科技、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措施及投資商品面向與國際接軌,掌握台灣未來資金話語權與新世代客戶忠誠度。台灣正朝著「亞洲高階資產管理中心」前進,這幾年來透過鬆綁法規,提供更多元的金融商品和服務,現已有10家銀行取得金管會財管2.0方案業務核可,財管2.0類似國外私人銀行服務,這一年來高資產客戶的資產管理規模(AUM)達新台幣7,784億元,年成長超過1倍,這樣的成長讓更多銀行都想要搶攻商機。近年國際財富管理大行核心業務因地緣政
金管會力拚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週年,最近一項針對金融界人士的調查,打出整體80分的肯定,政策方向初步獲得多數支持。但仍存在政策穩定性與溝通、人才專業提升及監理法規進一步鬆綁等難關,有待克服。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顯然對東南亞「竹子戰略」構成嚴峻挑戰。傳統上,東南亞國家透過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獲取最大利益。然而,高額關稅迫使這些國家選邊站的壓力大增。
台灣ETF市場持續擴張,被動型ETF具有追蹤市場的特性及簡化資產配置的優勢,仍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