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全球化發展讓各國重新調整腳步,供應鏈出現解構與重組,全球投資者和外商正悄悄從中國轉移陣地,新南向國家成為潛力無窮的新興市場,金融業也趕上這波南移趨勢,不僅擴大經濟腹地,也就近助攻台企布局重點市場。在美中貿易戰、疫情及烏俄戰爭爆發,中國大陸經營環境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分流的情況下,嗅到危機的台商,從2018年開始,紛紛將據點移向東南亞市場,再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在台灣及東協生產,隨著台商多元布局,也帶動金流變化,台資銀行隨著台商積極南進,擴大經濟腹地,也提高營運量能與獲利。為了順應供應鏈重組,台
代理式AI被《經濟學人》譽為2025年最大的科技突破之一,然而,它帶來服務與管理模式升級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存在建置與維運成本的現實限制。
代理式AI是實打實的硬功夫,最怕落入想「彎道超車」、抄捷徑的心理陷阱。唯有從「技術」、「基礎建設」、「經營策略」與「人才培育」等四大構面著手,踏實耕耘,台灣的代理式AI才會追得上國際。
銀行探索代理式AI,使用場景包括詐欺調查、貸款作業、銷售與服務場景。由於金融業長期受到嚴格的監管,代理式AI的決策將受到法遵挑戰,未來有必要建立多層次的治理框架,以符合最新的法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