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越演越烈,全球化發展讓各國重新調整腳步,供應鏈出現解構與重組,全球投資者和外商正悄悄從中國轉移陣地,新南向國家成為潛力無窮的新興市場,金融業也趕上這波南移趨勢,不僅擴大經濟腹地,也就近助攻台企布局重點市場。在美中貿易戰、疫情及烏俄戰爭爆發,中國大陸經營環境惡化,全球供應鏈重組、分流的情況下,嗅到危機的台商,從2018年開始,紛紛將據點移向東南亞市場,再配合新南向政策,擴大在台灣及東協生產,隨著台商多元布局,也帶動金流變化,台資銀行隨著台商積極南進,擴大經濟腹地,也提高營運量能與獲利。為了順應供應鏈重組,台
川普強力撤銷DEI政策,並從行政、軍事部隊先行,已經引起諸多法律爭議與文化衝突,美國的多元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層面受到挑戰。
川普的關稅政策引燃全球貿易戰火,反DEI的立場也引發爭議,台灣金融業認為看來僅在美國造成影響,台灣目前的ESG投融資金仍然持續投入。
反DEI浪潮襲來,美國銀行、花旗等紛紛退出淨零銀行聯盟等倡議,凸顯ESG在落地執行時所遭遇的各種困境,永續金融的轉型之路也需要順應調整,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