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2020年1月啟動脫歐以來,至今正好已滿3年,由於親歐與脫歐陣營持續對立、執政的保守黨亦陷入內鬥泥淖,英國在3年內接連更換了4任首相,讓脫歐的執行始終缺乏通盤指導,「硬脫歐」或「軟脫歐」的路線抉擇淪為意識型態下的權鬥工具。然而,就在英國社會還來不及消化這場政治亂局時,脫歐所引發的實際後果早已接踵而來。疫情+烏俄戰爭+能源價格高漲+…… 英經濟陷入40年最疲弱困境雪上加霜的是,過去3年全球又接連遭逢新冠疫情、貨運阻塞、烏俄戰爭、能源價格高漲,這些危機與脫歐所帶來的海關作業複雜化、行政
歐洲為加速即時支付系統應用進程,從基礎清算到數位錢包全面強化,也帶動金融機構轉型的動能。
歐盟急欲實現戰略自主,卻因專業人力嚴重短缺,導致國防、半導體、能源等關鍵領域的發展受阻。
全球私募股權(PE)基金正將目光投向歐洲,其政策紅利、企業價值被低估及制度穩定性等三大優勢,使它從全球資本配置的邊陲走向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