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不幸遭暗殺,但他提出的兩項目標也先後實現。日本的戰後歷史進入了新的一頁。去年12月,日本宣布在5年之內,至2027年為止,將國防支出占GDP的比例從1%提升至2%。但宣布的時間點很尷尬,在同一月份,日本的核心通膨率來到4%,為41年來新高。提升通膨是「安倍經濟學」的施政重點之一,但仔細閱讀去年以來的演變,就會發現日本目前的通膨率,可能並不是該國央行幾十年來一直想達成的榮景,反而是國家財政失控的跡象。幾十年來,做空日債一直都是「寡婦交易」(Widowmaker Trade),幾十年來跟日銀對作
日本「朝小野大」局面預示著政策充滿變數。未來勢必面臨更多協商與阻力,但也可能因意見多更交流,將國家帶往新的方向。
中國電商SHEIN和Temu憑藉低價策略與關稅豁免橫掃日本。面對日本即將課徵消費稅的反制,對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及金融科技應用等將產生連鎖效應。
東京證交所「重質不重量」的轉型,一方面讓殭屍企業下市,二方面傾全日本之力促亞洲新創在東證上市,加大搶奪潛力公司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