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控向來是我國公司治理的重要指標,也是扮演ESG永續治理領頭羊的角色,各家公司資本額大多超過千億元,管理的資產少則2、3兆元以上,子公司涵蓋銀行、壽險、產險、票券、證券、投資信託、創投、資產管理等業務。由於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強化董事的職能,實為提升公司治理機制及競爭力的關鍵之一。根據我國《公司法》,董事會是公司的決策機構,因此,董事會的治理不容忽視,主管機關也高度重視金控公司董事會的運作與法遵,監理強度明顯高於一般其他上市櫃公司。根據主管機關歷年的評鑑結果,金控公司的治理成績也多在前段班5%、列於第一等級,為
2024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閃電崩盤」,市場快速反映利差交易即將結束所帶來的衝擊。日本過去長期維持低利率環境,吸引許多像對沖基金這類投資人,利用低成本的日圓資金投資海外市場。當市場預期日本利率即將升到零以上,日圓便迅速升值,此時預期日圓走貶的投資人便面臨虧損,只好追加保證金。
美國國債雖遭降評,但其在全球避險資產的核心地位並未動搖,然而地緣政治與多元化趨勢恐帶來潛在變局。
面對層出不窮的舞弊手法,現行機制對「特定舞弊風險」評估與監控仍顯不足。銀行亟需將舞弊風險納入日常管理與內部稽核,才能有效遏止損失與信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