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美國聯準會在暌違3季左右的時間後,再度宣布降息1碼。這個結果,外界並未有太多驚奇,金融市場反應也相對冷淡,當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幅都不到1%,彷彿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照道理,官方與民間的高度共識,背後代表的應該是經濟或通膨走勢與降息方向相當一致,但若細看聯準會後來公布的經濟預測數字,似乎又並非如此,兩者之間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根據聯準會經濟預測,2025年及2026年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分別從6月1.4%及1.6%上調至9月的1.6%及1.8%,而以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衡量的通膨率及核心通膨率,20
AI帶來更多榮景,卻沒有同步增加就業機會,經濟恐陷入1990年代的「無就業式復甦」。
新理事米蘭挑戰FOMC共識,揭示川普意志介入貨幣政策,聯準會獨立性受嚴峻考驗。
面對美國在關稅和貨品轉運的施壓,中國可能推動「亞洲服務亞洲」戰略,而企業也將從「中國+1」轉向更分散的「亞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