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奪回白宮主導權後,全盤逆轉綠色能源政策,明顯偏袒傳統石化業及天然氣業,2025年7月國會立法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更重塑美國能源產業投資架構。該法案不僅大幅度削減聯邦政府在再生能源領域的補貼,更進一步提高對外資審查,特別是對源自於中國資金參與美國綠能專案的大幅度限縮。從能源產業角度來看,該政策逆轉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短期而言,石化產業因政策鬆綁與開發成本下降而受益,長期而言,美國能源轉型步伐恐將放緩,甚至對企業能源成本、綠能產業投資信心造成嚴重衝擊。因應《大而美法案》的能源政策變革,美國國家能源部總預
川普回歸後,銀行對化石燃料產業融資,3年來首見攀升,但公私部門的氣候訴訟案有增加趨勢,未來銀行放貸時應重新建立此類新型的法律識別風險。
歐洲央行宣布,將在歐元體系的擔保品架構中新增「氣候因子」評估,以管理與氣候轉型相關財務風險。
將ESG因子納入投資決策已經成為國際銀行業及投資機構的核心策略,同時台灣永續投資規模與增速雙創新高,驅使高資產客戶轉向永續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