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的紛擾,地緣政治情勢變化快速,通膨疑慮未消,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加上新台幣大幅升值,外幣投資部位匯損風險升高。根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國銀整體高資產客戶資產配置組合,仍以存款占46.8%為最大宗,基金15.8%,其他則是債券13.1%、保險11.1%、境外結構型商品6.3%。與2024年相較,在政經動盪下,債券與保險略微下降,但基金和結構型商品投資比重仍持續上升。其中,以永續類資產配置項目增加趨勢較為明顯。永續投資是近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主流,ESG相關的投資基金規模快速增加,根據全球
川普回歸後,銀行對化石燃料產業融資,3年來首見攀升,但公私部門的氣候訴訟案有增加趨勢,未來銀行放貸時應重新建立此類新型的法律識別風險。
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讓傳統石化產業笑納紅利,綠能資金卻斷鏈,恐徹底弱化美國的能源領頭羊角色。
歐洲央行宣布,將在歐元體系的擔保品架構中新增「氣候因子」評估,以管理與氣候轉型相關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