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資產法已送入政院審議,穩定幣在台灣落地也進入倒數計時,並且成為許多金融機構相繼投入研究的熱門議題,那麼,穩定幣在台灣有多大的發展空間?可以採取何種模式發行穩定幣?未來接受度最高的族群和使用的場域空間範圍又有多廣呢?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分析,台灣金融業長期以出口導向的製造業為核心客戶,而這些客戶正面臨國際供應鏈重組與跨境資金流的壓力,此時穩定幣可說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結算方式,尤其對中小企業跨境收付款最有吸引力,若台灣的銀行、金控與支付業者能提早切入,結合自身熟悉的貿易融資與外匯結算服務,將能在「區域跨
穩定幣即將實現一個更有效率、更普惠的數位飛錢時代。這不僅僅是金融工具的升級,更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深遠挑戰。
主要國家陸續推出國穩定幣監管架構,穩定幣已跳脫幣圈,成為架接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橋樑?
穩定幣過去被視為「替代金融」,但傳統金融機構為獲客、留客與活客,開始急起直追,希望開創第二成長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