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歷代精選 2025年3月

CBDC賽道上星國的雙軌策略

陳緹珍 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國發展數位資產的雄心壯志、眾所皆知,2019年推出《支付服務法案》(Payment Services Act, PSA),為數位資產確立了法律的定位及全面性的監管框架;為活絡虛擬經濟動能,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也積極招攬全球各大國際性虛擬資產交易所到當地設點,如今星國的數位資產市場已長成枝繁葉茂的生態圈,不僅有數位原生族群參與其中,也吸引許多傳統金融機構積極投入。

然而,虛擬資產市場具高風險特性,所到之處總有投機套利甚至不法洗錢交易如影隨形,MAS局長Mr. Ravi Menon在FinTech Festival中特別宣示:「星國矢志成為數位資產樞紐,而非加密貨幣投機中心。」

MAS採取的是穩中求勝、發展與監管並重的策略。星國政府投入CBDC研究之初,一開始即選擇以分散式帳本(DLT)為底層技術來進行各種應用場景的試驗,除了考量DLT廣泛應用於虛擬資產的全球化交易協定、可擴增CBDC的流通性以外,主要希望了解去中心化的交易網絡下,中央銀行貨幣的功能特性與管理模式,以及傳統金融交易體系未來潛在突破方向,期以科技強化金融交易效能、促成實體與虛擬經濟接軌。

而在各種DLT的潛在應用場景中(包括:金融支付、證券交易等),又以涉及跨境金流的交易最能展現DLT的價值。以國際銀行間跨境資金移轉為例,交易雙方隸屬不同的資金結算體系,無法直接交易,而是必須透過代理機構居中串接,流程費時昂貴,DLT在跨境交易應用上的經濟效益比境內交易更加顯著。

星國的實驗專案即是以CBDC作為跨境支付的清算資產為目標,但要將CBDC應用於跨境支付,其實挑戰不小,因交易流程涉及星國與其他國家CBDC的轉換。就資金移轉層面而言,除了需要有能與各國系統對接的共通帳本與外匯交易專用的資金池以外,以DLT為基礎的境內資金結算系統(如RTGS系統等)也需要重新調校,而若跨境支付發生於金融商品交易場景,則證券交割系統亦須同步升級,讓境內外系統達到無縫串聯的效果。

考量CBDC的跨境應用涉及層面廣泛、難以一步到位,星國採分階段方式從境內的交易結算開始,再逐步將CBDC的試驗場景推廣到跨境支付相關的應用領域,包括金融證券交易、貿易融資等,一開始先採傳統RTGS與DLT結算系統並存模式進行試驗;接下來再將試驗場景延伸到金融證券交易領域,嘗試透過DLT架構將資金結算及證券交割流程加以整合。

最後第五階段再以DLT可應用於銀行間跨境支付、跨國金融證券投資、貿易融資、保險等不同場景的跨境/跨幣別的支付平台雛形完整建構起來,除了測試技術可行性,也在於了解去中心化交易平台在金融及其他廣義的商業領域中的應用價值,藉以評估DLT的經濟效益。

跨境支付平台的經濟效益取決於網絡規模與平台的容擴性,為此,星國也積極透過國際清算銀行(BIS)等國際金融組織,與其他國家央行合作開發通用型的多邊跨境支付平台,期能讓平台的使用對象拓展至更多市場。其中Project Mariana即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Project Mariana以智能合約導入了自動造市商的功能(Automated market-makers, AMM),進一步處理跨國CBDC換匯流程,AMM內設有包含星國幣、歐元及瑞士法郎三種CBDC的資金池,也就是由參與專案的機構擔任流動性提供者,而匯率則由演算法設算,用意在維持CBDC交易對於資金池中的數量乘積不變的前提假設下所計算出的匯率。

由於AMM擔任交易對手角色,而非特定交易者,且交易條件例如最小兌換量、交易期限等,可事先寫入智能合約、確保交易在符合預期情況下完成,既有效降低了資金交割與結算風險,也讓外匯交易效率提升不少。儘管實驗專案只有3個國家參與,但該專案已成功發展出可用來將不同國家CBDC發行平台嫁接到AMM資金池的橋樑,未來可望能以既有的基礎上持續擴充合作網絡,強化平台的經濟效益。

星國從開始投入CBDC實驗迄今已近10年,並獲致初步成果,這是否意味著DLT架構確定可在金融支付體系落地應用?其實不然,星國的實驗專案主要是針對技術可行性進行初步驗證,至於相關風險、法律與監理議題因非實驗重點,仍有待後續進一步研究,距離實際導入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例如資安方面,去中心化平台上的自動化交易流程是以智能合約為運作基礎,從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區塊鏈系統攻擊事件可知,合約上任何程式漏洞一旦被駭客攻陷都有可能會帶來鉅額損失。此外,網路中只要有任一節點被攻陷,駭客不僅能操控該節點的資訊輸出,還可能通過點對點網路傳播錯誤資訊,進而影響鄰近節點甚至整個共識機制。再者,基於運作模式的特殊性,去中心化平台不論在交易流程、風險態樣,或是參與者的角色功能等面向均與傳統金融體系有所不同,監理架構也必須重新調整。

掌握跨境金流是金融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星國CBDC特別以跨境支付為主要發展目標,並透過區塊鏈科技初步驗證了去中心化模式在CBDC跨境應用的技術可行性,意在鞏固星國於Web3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不過,去中心化架構要能真正落地應用,仍需克服資安、法律、監理等諸多難題,未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MAS目前已將上一階段CBDC試驗雛形開放給民間做更廣泛的測試與應用,下一步應會以實驗專案所累積的經驗為基礎,透過國際合作、持續探索跨境支付架構,俾以跨境支付為基礎擴大產業生態圈,而CBDC與其他類型代幣化資產交易平台之整合或也可能是未來發展重點之一,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