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歷代精選 2025年2月

MAGA助國銀掘鐵鏽帶商機

撰文:劉書甯

著川普重掌白宮,MAGA政策正式上路,川普要讓美國製造業重返榮耀、更加偉大的態度堅定,那麼台灣的金融業者該如何對這波美國製造業的商機共襄盛舉?其中對於金融商品製造設計著墨最多的投信業者,已經有備而來,瞄準美國的軍工、航太產業展開行動。

對於川普重返白宮執政將正式推出的MAGA,投信公會理事長劉宗聖指出,諸如半導體、晶片、GPU運算、AI等,可說是台灣投信業者最看好的標的群:「而且上述的投資趨勢也有一定程度的縱深,高科技領域就是一個很大的脈絡!」

在劉宗聖看來,國防跟軍工產業就是接下來地緣政治衝突越演越烈之下一定會擴張的產業。川普的態度堅定,未來加強跟提高國防能量勢在必行,美國又是全球國防的最主要輸出國,因此美國的軍工產業在後ESG時代大有可為;另外,包括低軌衛星等太空產業相關硬軟體的整合,或是設備裝置相關的零組件供應鏈等等,其實跟台灣整個上中下游產業都有所串接。

另一個台灣投信業者所看好的,是無人車自駕的轉型。對此,劉宗聖也表示,像2025年1月上旬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所提到的「人形機器人」構想,就與此有關。

至於近來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不斷向上飆漲,30年期的公債殖利率甚至衝破5%,會不會造成更大的價格波動,甚至形成投資人的障礙?答案則是否定的,這個時候若投資人不投資公債,而投資美國優質公司所發行的投資等級債,不但相對安全且利率隨著公債一併水漲船高,有更好的息收。

劉宗聖指出,目前投信業者所發行的美國相關基金,不論是美債或美股,絕大部分都與上述產業有關。至於債券殖利率上升,是否造成投資人的布局障礙?劉宗聖認為,美國公債的表現,跟美國的就業、聯準會的決策,甚至川普上任以後的國家財政方向都有關,但和美國產業有關的投資等級公司債則和公債有所不同,鎖定的是個別公司的債信評等、經營能力和償債能力,著重的主要還是在於公司跟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好的標的,例如蘋果,不但股票好,債券也會好,而且債券是持有到期還本,即使美國公債殖利率變化起落大,但投資公司債其實仍相對安全,而且直接和產業前景相關,至於美國公債則是跟美國的總體經濟、就業、通膨有關,而優質公司的償債能力除沒有問題之外,長期持有、到期還本,亦為報酬率不錯的選擇。

投資人若仍要投資美國公債,劉宗聖認為,即使殖利率因降息慢而升高,使價格下跌,但其票息仍是相對不錯。

而美國的經濟走強、美元匯率不斷創新高,還會使一股潮流持續,且更為顯著的,就是投信業者在基金商品的設計,從新興市場拉回至美國布局。

對此,劉宗聖指出,投信業者將基金商品的設計,從新興市場轉往以美國為重心,先前就已明顯可見。他舉例,這已使得台灣目前的全球基金,美國的比重一定都超過一半以上,原因則和新興市場債近幾年表現不佳有關,這幾年尤其因為美元走強,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投資表現都不好,過去很紅的金磚四國、五國,包括東南亞等新興市場,台灣投資者這幾年興趣已大為降低,因為投資者也觀察到,當地的貨幣、經濟、股市表現的確都不好。

除了上述的美國高科技明星產業之外,被視為川普和共和黨鐵票區的「鐵鏽帶」,相關產業是否也能得到台灣金融業的青睞而注資?倘若以是否作為基金商品的投資標的來看,投信業高層分析,目前台灣投信業者所發行的、跟美國債券或是股票有關的基金,多半都和高科技產業相關,而共和黨的鐵鏽帶,則多半和鋼鐵、石油、汽車這些重工業有關,與內需產業的連結性比較高,因此除非這些產業跟軍工、國防產業有一定的連結性,才比較能直接成為投信業者所發行金融商品的投資標的。

不論鐵鏽帶的產業能否因為川普效應而真的被「鍍金」,但至少美國的製造業,尤其是工業股,已被金融業者看好。除了投信業者之外,銀行業者也表達類似看法,例如豐銀行的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就分析,由於川普要吸引更多的製造業回流美國,因此豐銀行也看好包括汽車、鋼鐵、石化等重工業股未來的表現。

而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受惠產業到底有哪些?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李鎮宇亦提出他的看法。李鎮宇分析,引導製造業回流美國,勢必是川普經濟藍圖中,非常重要的一塊拼圖。但是製造業很多,他認為有些低附加價值的製造業,如玩具、傢俱等,不會是川普的首選,勢必會挑選附加價值高,具有國安戰略縱深,會對競爭國家帶來殺傷力的產業。

在引導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政策下,關稅也一定會成為重要武器。李鎮宇列舉,除了川普熱衷的鋼鐵、鋁、石油、天然氣等產業之外,電動車、電池、太陽能板,甚至半導體成熟製程,將有機會成為美國關稅戰的首選,川普的關稅戰重點除了特定國家之外,產業回流將會是川普在對不同產業拿捏關稅政策時的一大評估重點。

銀行業者則表示,銀行一向是逐台商而居,倘若台商赴美國投資生產,銀行也會跟進台商的腳步,赴美提供相關的服務;至於台商在配合美國政策移轉跨國供應鏈的過程中,是否會去鐵鏽帶設廠生產?一位長年主掌海外業務的銀行業高層指出,這就要看當地有沒有提供足夠的減稅、免稅等租稅誘因,或者是好的廠房設備租用條件,讓企業總部願意直接進駐當地,倘若台商有進駐當地的需求,台資銀行自然會前進給予相應的金融服務。

銀行業高層指出,美國的分行或子行在進行放款業務時,被認為有前景的美國產業,近期除了AI之外,還包括了資料處理中心,尤其是把辦公室、廠房等基礎工程都已蓋好了,連同IT設備都已提供完善,直接讓資訊處理商進駐,這種產業現在相當流行,估計未來3年仍會是主流。

目前台商銀行所設置的美國子行或分行,普遍離鐵鏽帶很遙遠,行庫高層對此表示,因為普遍都設在國際金融中心,就算是在地域上較接近中西部的芝加哥,兆豐銀行雖設有芝加哥分行,但芝加哥仍以金融和運輸為主,和真正的鐵鏽帶仍有一段距離。

不過美國現在物價一直上漲,也會對美國民眾的購買力構成挑戰,是否使商場的買氣受到影響?一位金融業高層對此指出,這也是未來銀行布局美國市場業務,在風控上要提高警覺之處,現在就看川普的MAGA政策,能否透過帶動製造業的發展,進而真的帶動中低收入戶的所得增加。

金融業高層認為,美國的工作文化恐怕也會對MAGA帶來相當的挑戰。就以英特爾為例,為何多年不敵台積電,甚至越差越遠,就是因為比不上台積電的「苦勞精神」。他形容,台積電是博士都來輪三班制:「但美國也像歐洲一樣,連藍領工人都把休閒娛樂看得比工作更重要!」所以,台灣的製造業前進美國,能否有亮眼的「生產實績」,不無疑問。

此外,現在美國聯準會降息步調大幅放緩,使商辦不動產的利率壓力短期內不能有效去化,也會形成銀行業在當地發展必須持續管理的風險,因此,還需要1至2年,銀行才能漸漸恢復對美國商用不動產的放款信心。

銀行高層也指出,由於川普的個性較多變,其政策的持續性也因而有更多變數,並且對產業或資本市場造成影響,因此認為台資銀行在美國營運,其所面臨的震盪起伏和變動,會比以前更快、更激烈,雖然系統性風險因為美國金融監理的嚴格,不至於產生,但對於放款產業的前景,則更需要密集的了解與追蹤,包括承作美國當地市場的聯貸案,銀行本身也需要做更多產業分析,免得看似一片大好,到頭來卻不慎踩雷。(本文作者為長期關注金融領域的現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