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日本 2025年2月

保守日本銀行將面對有息挑戰

撰文:簡育彥

銀正式宣告為期17年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時代結束,於2024年3月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上宣布將利率從-0.1%調升到0至0.1%左右,2024年7月再次上調至0.25%。

負利時代的結束對整體經濟與國民生活帶來衝擊,更直接影響金融機構的獲利結構,根據試算,當日銀調升存款準備金利率至0.25%,民間金融機構的利息收入一年將增加約83億美元,有人批評日銀調升利率實質上是補貼金融機構,但多數專家則認為該調整只是讓金融機構及存戶回復到有正常收益的金融環境。

2024年3月發表的年度財報,三大金融集團(三菱UFJ、三井住友、瑞穗)合計淨利達到約2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三菱UFJ淨利高達約95億美元、三井住友約61.5億美元、瑞穗約43.5億美元。此外,也有7成的上市地方銀行呈現獲利增長、業績復甦的趨勢。

負利政策解除後,銀行可藉由擴大存款部位與存放款利差進一步提升獲利能力。各大銀行紛紛祭出更具吸引力的創新存款產品以吸引存戶,並將對象目標轉為年輕人。例如PayPay銀行推出名為「存款革命」的新型活期存款帳戶、提供年利率高達2%的日圓美元混合存款。SBI新生銀行的「U28 Zero世代」方案鎖定28歲以下的客戶,活存利率高達0.3%、約為先前的3倍。此外,多數銀行已將活期存款利率調升至0.1%,成長百倍,可預見存款市場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利率環境的變化使銀行經營模式更顯重要,過去被視為保守的銀行透過提供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提高附加價值、增加收益。銀行為提升客戶體驗及進一步吸引新存戶,積極調整實體店鋪策略。例如2024年5月三井住友銀行將部分分行改裝為「Olive Lounge」,設有星巴克咖啡與自由使用空間,運用木質家具與銀行代表色綠色、營造宛如置身森林的輕鬆親和氛圍,一舉翻轉銀行的嚴肅刻板印象。目前在東京、大阪多處設有Olive Lounge,只要出示結合金融卡、信用卡、證券、保險等功能的「Olive Card」,即可使用共用空間、享有消費優惠,更可辦理各種金融相關手續、接受諮詢服務,營業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符合現代人忙碌生活的需求。

此外,Resona銀行也在奈良永旺購物中心開設新型分行「Resona!n」,以彈性便利的服務吸引潛在客戶,可辦理銀行業務,例如開戶、貸款,及保險、資產運用諮詢等。

但專家預測,利率上升的時代可能會使存款流向大型及都市型銀行,不利於小型及地方銀行,導致兩者獲利兩極化。

數位化、異業競爭的挑戰

除了面對「有息環境」外,數位化也對銀行帶來挑戰。過去,日本銀行業對新科技的應用偏向保守謹慎、事前評估時間長,雖可降低風險,卻也延緩決策速度、長期以來跟不上大環境日新月異的變化。

如今,隨著數位化潮流衝擊相對保守的日本銀行業,科技與通訊等異業也大舉進軍金融市場,透過無現金支付、手機APP提供貸款與資產管理等服務,威脅傳統銀行的競爭優勢、對銀行帶來極大壓力,加上日本政府提出「資產運用立國」願景,促使日本銀行業不得不運用數位科技、結合其面對面服務的優勢,加快轉型步伐。

首先,傳統銀行縮減實體分行、加強線上服務以降低成本,一方面,也嘗試利用AI人工智慧、區塊鏈、數位身分等最新技術,致力於提升業務效率與顧客體驗。三菱UFJ為吸引年輕世代,開發「AGENT」系統,客戶可在分行的平板電腦自行操作、完成手續及交易等,除提高效率、也減少人力成本。2024年底以TOB方式收購上市新創公司「WealthNavi」,結合AI技術應用,APP上提供資產運用建議,三菱UFJ透過購併補足其自動資產配置服務的不足,可謂是把異業競爭的威脅巧妙轉變為異業合作的成功案例。

由於日本世代間存在嚴重的「數位格差」,銀行在推動數位化、導入新技術吸引年輕客戶的同時,也須顧及不熟悉數位工具操作的年長客戶。此外,如何吸引IT人才加入、協助內部推動數位轉型及導入新技術,也是銀行的挑戰之一。(本文作者深諳日本金融相關產業,曾於美日多家知名企業任職,目前長居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