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2024年9月
中信金、富邦金搶占印度
人口紅利、經貿聯結、生產基地分散
在新南向國家裡,印度無疑是最近一年來金融圈最受矚目的新亮點,倘若以金管會所統計,國銀在新南向國家放款量來看,以印度成長量最高,在2023年的放款已年增新台幣1,063億元,遙遙領先以550億元增量居第二名的澳洲;而就金管會所公布今年前4月統計觀察,全體國銀對新南向國家增加放款新台幣1,503億元,不但以2.37倍的高倍數超標達成,印度再以新台幣802億元的增量高居第一,囊括整個新南向國家的增量超過一半,並再度遙遙領先以新台幣320億元增量居次的澳洲。
此外,台北富邦銀行也在去年對外表達將在印度設點的興趣,隨即數月之後在今年2月下旬獲金管會核准申設印度孟買分行,那麼,為何印度在近一年來躍為整個金融圈及主管機關都高度看好的國家?
中信銀 三大優勢吸引銀行
海外據點最多的中信銀行,是最早進入印度的國銀,1996年就進軍印度成立分行,經過近30年的發展,現已擁有2家分行,可說是對印度市場有最長期及深入觀察的國銀。那麼,中信銀如何看待印度吸引其他銀行業者跟進印度市場的主要亮點?對此,中信銀主掌海外業務的高層分析,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人口紅利的吸引。中信銀高層指出,作為全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印度擁有超過13億的人口,這股巨大的人力資源代表著印度市場蘊藏豐厚的潛力和需求,也是印度最吸引銀行業的「紅利市場」所在。
第二,經貿的聯結。中信銀高層分析,台灣與印度之間已建立了緊密的商貿聯繫,許多來自台灣的公司,包括鴻海、力積電等,都已在印度進行投資和建立生產設施,不僅支援了當地製造業成長,也促進了工作機會的增加。
第三,美系供應鏈要求生產基地分散。中信銀高層對此分析,對希望產業分散生產基地的趨勢,再加上許多台灣企業也開始看好印度富有潛力的勞動力市場和龐大的內部需求,自然逐漸將發展焦點轉移到印度。而台灣金融機構在海外的擴張,主要是回應政府的政策及跟隨台灣企業海外設點,以提供跨境金融服務的支援,由於更多台商前進印度,台資銀行於印度設立據點的想法也更為積極。
跨境服務 籌組國際聯貸案
對於這幾年來在印度的經營策略,以及在哪些業務上面最有顯著的成效,中信銀高層說明,跨境服務是中信的強項,主要得力於中信廣泛的全球網絡,因而能有效協助印度客戶在新加坡、日本、美國、香港等地進行金融服務,以滿足其財務要求,也因此,中信銀在印度,起初從專注台資企業發展的跨境業務,30年下來,如今中信銀已成功擴展服務範圍,解決印度大型企業的複雜金融問題,包括協助籌組國際聯貸案。
一流外派人才+挖掘當地菁英
在印度當地的經營人才配置上,對於中信派往印度分行的同仁們所具備的特質,及就人才在地化的部分,中信銀高層分析,由於外派至印度的同仁都需要解決台商客戶的需求,再加上印度的環境較為複雜,因此能否獨立作戰是中信銀非常看重的核心能力,尤其派往印度分行的同仁,不論是英文能力,以及處事應變能力:「都需要是一流人才!」
高層也強調,在印度要成功拓展生意機會並擴大中信銀在當地的競爭能力:「當地人才是最重要的,而非台灣派去的同仁!」高層直接引用數據指出,以中信銀派駐於印度的台籍員工不超過10%,當地人才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相較其他東南亞新南向國家,印度的距離比較遙遠,是否會讓印度分行自成一格?對此中信銀認為,即使印度地理位置較遠,「但在中信銀的架構內,它不應該被視為獨立單位!」高層接著分析,由於中信銀在東南亞已設有多元化的據點,多年來在跨境溝通和協調方面能力不斷成熟,透過組織之間的合作提升了協同效率,因此,反而應該利用印度獨有的特點,與集團旗下其他海外分支機構互相配合和補強,以擴大業務範圍。
中信銀也認為,印度分行亦能和其他東南亞市場的中信銀行海外據點發揮相輔相成的功效。中信銀高層舉例,當印度企業尋求海外籌資時,中信銀印度分行就可與新加坡分行和日本東京分行一起,協助客戶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跨境籌資架構。
北富銀 內需推升聯貸案迅速發展
此外,金融圈人士也指出,在印度市場內需推升之下,包括印度石油、印度國家發電廠等大型國營事業,都在國際聯貸市場嶄露頭角,這也使越來越多的金融業者認為印度商機可期。
台北富邦銀行可說是繼中信銀之後,另一個在行動上對印度布局最為積極的銀行,尤其去年北富銀不但對外表達要在印度設立分行的想法,更展現實際行動,先統籌主辦印度國家銀行(STATE BANK OF INDIA)5年期的10億美元聯貸案,也是為印度國家銀行第一筆符合亞太區貸款市場公會(APLMA)規格的企業社會責任貸款(SOCIAL LOAN)聯貸案,除帶動企業社會責任發展與落實,更是國際聯貸市場上,由銀行作為借款人且由台資銀行任管理銀行的最大金額案件,對國銀的國際能見度極具指標性意義,同時也向印度政府展現北富銀進軍印度的誠意。
對於赴印度孟買設分行,北富銀則指出,台灣與印度雙邊貿易及相互投資升溫、國際供應鏈移轉及當地內需市場擴張等三大特質,已有不少台商企業加碼投資印度,北富銀也看好印度的潛力,因此申設孟買分行成為北富銀在南亞的第一個海外據點。
北富銀亦期許,印度孟買分行的申設不僅能完整北富銀全球經營網絡、擴大海外資產布建,更對北富銀在亞太區域的經營發展具重要指標意義。
對於印度的經濟情勢,北富銀分析,印度2022年經濟規模達3.47兆美元,已超越英國位居世界第5大經濟體,印度央行預估2023年GDP成長率為6%,若能維持穩定成長,可望於2030年前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此外,印度於2023年人口達14.3億人,已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國家,內需消費潛力龐大,勞動力充沛,是兼具內外需市場、經濟成長趨勢及重要戰略地位的海外市場。也因此使北富銀更為看好,在國際間供應鏈分散等趨勢影響下,印度憑藉充沛的勞動力和高端科技人才、低廉的生產成本,以及政府持續改善經商環境的各項作為,已成為台資及國際廠商下一階段群進及供應鏈移轉的新興生產基地。
新興市場少數高報酬且風險可控市場
北富銀看好印度市場的,還包括了印度企業境外籌資規模還有獲利雙雙都持續成長。北富銀分析,國銀2023年對印度市場放款大增新台幣1,063億元,為新南向國家之首,在此同時,印度企業獲利成長還居亞洲前段,且當地大型企業為業務擴充需要,籌資規模充沛且穩定,等於對銀行業者而言,有穩定的案源,整體市場報酬率佳,另外,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標準普爾(S&P Global Ratings)及穆迪(Moody's)也都給予印度「穩定」(Stable)信評展望,可說是新興市場中,少數具高報酬且風險可控的市場。由此可見,在印度設點,一來能滿足台商供應鏈布建,二來是印度當地企業發展及國際聯貸籌資等,可說有多重金融需求供給可觀的業務量,因此北富銀決定在印度設點,並且選擇落腳第一大城孟買,北富銀指出,未來完成分行設置之後,除提供專業融資以滿足雙邊企業財務需求外,支持該區域台商與優質當地企業業務發展之外,結合富邦豐富的亞太區金融資源對北富銀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加分,也是重要目標。
避免誤觸宗教與文化地雷
儘管印度有高度的發展潛力、商機無限,但另一方面也有金融業進軍印度必須要格外小心之處。金融圈人士對此指出,印度社會的複雜源於其多樣性和矛盾性,因此銀行進軍之前,得先仔細了解當地的宗教、政治、語言文化等問題,包括中信銀大量運用在地人才,90%的員工都是印度當地人,金融圈人士認為,這也是進軍印度較好的因應對策。
金融業者指出,印度的宗教、語言具多樣性,主要宗教有印度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錫克教等,另外,印度有22種官方語言和數百種方言,且各地區語言文化有相當大的差異。此外,印度的種姓制度雖然法律上已被廢除,但傳統種姓制度仍在一些地區影響著社會結構和個人生活,而且印度的多民族結構經常使不同地區之間存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矛盾,這些都是金融業者在進入印度市場時,必須要注意之處,才不會誤觸「地雷」。(本文作者為長期關注金融領域的現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