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歷代精選
2024年8月
抓住金融創新契機
立法委員黃珊珊期待提高民眾金融素養
新任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於520上任,其決策思維將引領台灣金融未來4年的發展方向,金融創新、虛擬貨幣、金融詐騙、金控合併四大主題,成為各界最關注的議題,立法委員黃珊珊指出,過去金管會欠缺鼓勵創新與發展的勇氣,因此她認為學者出身的新主委上任或許是個改變的好契機,她並針對這四大議題提出建議。
對於金融創新,很重要的新制是未來會推「輕量沙盒」,範圍擴大到主管機關可決定的法規面,黃珊珊首先肯定金管會願意擴大「金融業務試辦」,推出輕量沙盒是好事。
輕量沙盒 要留有彈性快速應變空間
她也提醒,金管會不能忘了包括「行政規則、自律規範、應注意事項、審查要點」等制度,金管會本就可針對人民、企業陳情等,依職權進行法規鬆綁調整。「主管機關切不可本末倒置,一味地把輕量沙盒試辦當作所有新興業務辦理的必要條件,還是要留有彈性快速應變空間。」
現在的金融沙盒制度確實有所限制,面臨到申請案件量稀少及落地困難問題,業者為了要進入沙盒實驗,所需投入的時間、金錢成本過高,卻不能保證最終是否能獲准落地,因此容易打退堂鼓。
「金管會更重要的事,是既有的金融沙盒制度精進。」她並建議,金管會應該要定期積極徵詢業界意見,輔導有意願卻不知道是否該投入的企業加入金融沙盒實驗,參考外國沙盒制度與經驗,加速我國監理沙盒制度改革!
虛擬資產本質應該是中性的 是幫助社會進步的工具
今年上半年,台灣區塊鏈圈的大事,就是虛擬資產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已成立公會,金管會也接受,為虛擬貨幣業者打了一劑強心針。
黃珊珊表示,虛擬資產本質應該是中性的、幫助社會進步的工具或投資標的,但不可否認的,其被犯罪集團利用成作案工具,因此非常樂見與祝福VASP公會成立,相信能有助於行業的自律規範更加嚴謹。
黃珊珊認為,台灣針對新興金融工具、虛擬資產等措施還是太慢,虛擬資產專法的研究今年9月才會完成,甚至最快要到明年6月才會有行政院版法案版本出爐,速度太慢,她將會嘗試在下個立法院會期提出虛擬資產專法版本。她強調「虛擬資產可以是投資工具、也可以是支付工具,但絕對不能是犯罪工具。」
金融素養不足 容易成為詐騙集團的肥羊
2023年一整年,民眾「被詐騙」金額累積高達新台幣88.78億元,創史上新高,政府防詐騙困難度似乎相當高,還能怎麼做?
黃珊珊表示,要識別金融詐欺很簡單,就是金融素養必須足夠。但根據台灣金融研訓院統計,我國民眾有金融素養低弱問題,更以年輕人為嚴重,金融知識極度缺乏,極易淪為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金融素養教育非常重要,不只學校要教,生活中也要不斷提醒終身學習。
她說,新一屆立法院已展現打詐決心,快速修法通過打詐專法、洗錢防制法、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刑事訴訟法,加強特定行業守門人義務,賦予檢警辦案工具,打擊詐騙集團產業鏈。
黃珊珊提出3點要求,第一,政府應該針對容易淪為詐騙途徑的灰色產業,如虛擬資產、第三方支付、融資租賃等業者加強管理。第二,政府在詐騙資訊通報平台上,要能夠主動的連結、串聯各金融機構,甚至是利用AI科技主動識別、追蹤及攔截被詐騙資金。
第三,要求金融機構應該避免以簡訊傳送連結,請客戶填寫個資外,更應該鼓勵各金融機構,比照政府短碼111平台,建置各金融機構專屬的簡訊短碼,讓民眾一眼就可以識別是否是冒名簡訊。
若能夠讓金融韌性增加 金融併購何樂而不為
最近金融併購議題再起,不論是大型金控合併,或者是併購中小型銀行,都是熱門討論議題,未來4年對金融機構併購個案樂觀其成?
黃珊珊表示,目前只要金融合併是符合法規、未違反公平法結合規定,在確保客戶、員工權益前提下,能夠讓金融韌性增加、產業競爭力提升,不論是否為敵意併購,都是樂觀其成。
不過她認為,對於金融機構整併審查,金管會要更加嚴謹透明,並建立標準化流程。以近期花旗消金賣給星展為例,除了有諸多客戶投訴在轉換期間,遇到信用卡、帳單繳費、交易問題外,還有勞資糾紛,導致須耗費許多外部成本來處理。相信金管會有了本次經驗教訓後,未來金融機構的整併環境能夠更加完善。(本文作者為現役記者,長期觀察金融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