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 2024年4月

首設特別獎鼓勵阻詐

第12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
整理:蘇偉華

年,第12屆台灣傑出金融業務菁業獎設立特別獎:「普惠金融推動獎──防制詐騙」,建立普惠金融的核心在於培養民對金融體系的信任,唯有建立信任,方能使金融服務更加廣泛普及。特別獎正是為了獎勵於識詐、堵詐、阻詐等面向有具體或優良事蹟的金融機構。肩負此屆菁業獎選拔委員會委員重任的財團法人聯合信用處理中心董事長桂先農肯定地,此獎既可獎勵積極防詐的金融機構,又能培養民金融素養,同時落實政府政策,一舉多得。

「菁業獎堪稱台灣金融業的奧斯獎,設立防制詐騙獎項,印證防詐是當下重要金融監理政策,當可引導金融機構投入適當的人力、資源防詐。」桂先農認為,此獎將可激勵金融機構相互學習,強化防詐意識、技巧,增益客對金融機構的信任。

近年,全球金融犯罪越發猖獗,台灣亦不例外。單論支付詐騙,2021年,全球六大信用支付平台通報詐騙財損金額高達290.9億美元,2022年已增至304億美元,成長率驚人;而在台灣,2020年通報金額為新台幣11.58億元,2022年增至22.38億元,2023年再增至32.98億元,情勢相當嚴峻。

「金融機構除應戮力教育、宣導防詐,更應強化防詐措施。」桂先農指出,金融機構分支大,若透過各分行、各據點宣導,效果將超過政府的政令廣告。

進入Bank4.0後,不少專家預測,金融機構分行將大幅減少;然而與預測大相逕庭的是,美國銀行業正大舉拓點。桂先農分析,因金融詐騙多與網路交易有關,故越來越多客寧可相信金融機構的實體服務,金融機構理應是防詐尖兵,守護客權益與自身合法營收。

當下,全球金融機構仍致力研發防詐技術,如以代碼取代信用號碼等,或在詐欺發生前,就可識別並阻止交易。桂先農強調,防詐是普惠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環,菁業獎設立此獎,深具金融價與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