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來,你不懂的Z世代

招聘和留才都好難?

113.4台灣銀行家第172期撰文:董珮珊

行業務數位化進程快速,實體分行數量逐年縮減,根據勞動部2023年的人力需求調,金融業人力需求的主因仍有6成以上來自於擴大營運。由於人口成長趨緩,10年前年約有32萬名大學生畢業,近5年僅剩約28萬人,此外,20年前約有四分之一大學生選擇就讀商管領域,目前下滑至不到五分之一﹝圖1﹞,本科系人才的供應雪上加霜,許多公股銀行只能增加招考次數,卻仍未必得以補足所需人力。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圓形, 字型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都是世代差異惹的禍

銀行業是傳統上被視為金飯碗的業,商管目前也是最多大學生選擇主修的領域,但是主修商管的學生比例為什麼越來越少?這可能和世代之間的想法差異有著莫大的關係。1997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自小就從數位網路的擬空間接收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訊息,也經最多元化的職業選擇,YouTuberPodcaster、居家整理師、園藝治療師,驅動Z世代投入的職業是興趣與愛好,傳統朝九五的工作型態,被視為鐵飯碗、金飯碗的公職或銀行職,越來越難吸引他們的目光。

﹝圖2﹞為91學年至111學年我國大學學門的畢業生年增率,不論是熱門的商管、工程、資訊等學門的平均衰退幅度都大於整體,而法律、餐飲、藝術成為更多大學生偏好的領域,根據畢業後從事的業薪資水準來選擇科系的作法,似乎正悄悄發生變化。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行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世代差異帶來多大的不同

目前職場主力是1980年至1996出生的Y世代,領導階層則多為1965年至1979年出生的X世代。由於出生在相似時間的人,受到相同總體環境與事件的影響,在想法和行動上較為相似,世代之間也比較容易出現無法互相理解的情形。想要成為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心中理想的職場,就需要了解他們的想法與溝通偏好、理想的工作環境與職涯目標等。

Z世代網路社交活動頻繁,擁有比前幾代人更多的朋友,卻未必擅長於面對面的社交。他們可以同時執行多個任務,但較難長時間專注於一項工作,喜歡靈活的工作安排。他們習慣在網路上學習,富有創造力,號稱數位原生世代的Z世代對於創新與新科技的接受度相當高,也是他們的興趣所在,想法也更國際化與多元化。

薪資是維持生計的基礎,對Z世代也並無不同。在一問卷調中,有7成的Z世代表示薪資對於要不要留任是很重要的關鍵,然而卻只有32%的人是因為低薪而選擇離職,比低薪更讓Z世代迫不及待遞出辭呈的原因有(1)加班時間過長;(2)價觀衝突;(3)因工作而感到不快樂。由此可知除了收入,Z世代更關注工作環境、價觀和幸福感,如果到不合意的工作,甚至有75%Z世代會在還沒找到下一工作的情況下離職。

調中也發現,有83%Z世代認為跳槽並不代表不穩定,而是一種增加技能、追求挑戰的策略,因而自認是一名跳槽者(Job Hoppers),此比例在碩士級以上的受訪者中更上升至92%,雖然實際上做過3工作(含)以上的受訪者僅占了33%,但也凸顯出Z世代對於在工作中成長的重視。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行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Graczyk-Kucharska & Erickson2020)從逾3千名不同領域的Z世代學生問卷中,發現IT領域的學生較偏好遠端公和任務導向的工作時程,而經濟領域的學生較偏好在實體公室進行標準的8小時工作。總體來Z世代對創新型公司的偏好大於傳統型公司,主要原因來自於層級結構、流程、彈性與溝通等。

如何吸引Z世代人才應聘

Z世代偏好有彈性的職場環境、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自我成長,然而業特性與公司的組織文化都是長久累積而來,可能無法為新世代做出快速轉變,但若不採取任何措施,而單純要求Z世代接受現有的組織文化,恐將面臨新進員工離職率居高不下的問題,因此,考量提高Z世代價觀與公司組織文化間的契合度的法,是人才激烈競爭下無法迴避的課題。

在社群媒體無遠弗屆的現代,公司的形象與呈現給社會大的價觀、負責人公開的言行,都可能左右重視價觀的Z世代應聘意願。招聘過程也是一個展現組織文化的場合,運用AI技術等新型態的面試工具可能更吸引愛好新科技的Z世代目光。一方面,主修商管的學生比例下滑,何不擴大其他領域的潛在候選人?以技能為基礎擴大招聘對象(Skills-based hiring)就是其中一個開源的方法。

所謂的技能招聘,意指不以學或工作經驗為條件,純粹根據技能選員工,如此一來,只要曾透過學習取得必需技能的證明,儘管沒有相關學位或工作經驗也可以應聘,不但可以擴大潛在的招聘對象,已取得必要技能的新員工也能成為職場上的即戰力。

近年來數位科技與永續議題的重要性持續擴大,但對於金融業來,辨識這些嶄新領域的人才技能是否符合組織需求無疑是個難題。2022年金管會轄下機構開金融科技領域的6種職系認證;2024年開永續金融3種業務認證,不但使金融業得以辨識、用人才,也讓有志踏入金融業的非商管背景人士有入門的管道。

當然,採用技能招聘除了必須先釐清個職務所需要的技能,公司也必須重新檢討根深柢固的學、經驗、甚至是年齡迷思,並面對既有員工可能的反彈,然而公司仍需展現部分的彈性與創新來吸引年輕員工,以便在競爭激烈的人力資源市場中穎而出。

如何提高Z世代留任率

下班後跑跑外送、假日去社團二手市集擺攤,Z世代投入正職以外工作的意願大幅高於年長世代,為了升遷與薪資而賣命工作不是Z世代的風格,他們也不會為了生活而勉強自己持續不喜歡的工作,擁有合理的負荷、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能看見自己的成長,讓生活更快樂幸福的工作才是正解。

疫後遠端公、彈性工時的實踐,讓Z世代看見傳統8小時公室工作以外的一種型態,未來的工作方式與容是否可能更具彈性?9成以上的機構提供新員工入職培訓,以及法規所要求的職安、資安、勞安等課程,也有8成以上的企業提供有關溝通、合作等人際關係、工作流程、團隊管理監督等課程,顯示多數企業投入的員工訓練偏重於完成工作所必要的軟技能,公司的培訓課程有沒有不以工作為出發點,而以支持員工身心健康為目的的可能性?

Alietal.2024)透過實證指出,具有支持性工作環境、提供培訓發展、有競爭力的薪資以及明確工作角色,是讓Z世代員工願意在職場上停留更久的重點。重新檢視組織工作設計,以公平、透明的方式規劃員工的職涯發展,確認薪資與福利措施得以支持員工的身心健康與成長,並符合組織承諾的價觀。家庭照護假、進修假等具有彈性、符合個人需求的福利措施,可以最有效地提升員工體驗到的價感。讓組織Z世代協助擔任招募和增加留任率的相關工作,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佳效果。

明確的工作角色與流程、高度層級化與監管,是社會大對銀行業的印象,這些特性顯然與偏好彈性、追求工作意義與價Z世代有所衝突,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銀行業可以透過App、支付工具等技術和客更接近;為了地球的永續,影響力投資與轉型融資都是銀行業努力的目標,這些也是Z世代看重的工作價。相信在重新思考並將彈性帶進工作設計、福利措施、培訓發展等面向後,金融業富競爭力的薪資水準一定可以在激烈的人力市場中勝出,將幸福感帶給即將成為人才市場主力的Z世代員工。(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金融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延伸閱讀

恭喜!
獲得積分+
本期精選文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