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策略 2025年2月

AI助台家族辦公室商機

撰文:張舒婷

管會指出,要建立一個有別於新加坡、香港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並計畫在2年內鬆綁超過50項法規命令,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推動「家族辦公室」,這個開放方向為台灣在亞洲資產管理領域提供新的契機,對於國內眾多富豪而言,亦為一大福音。

所謂「家族辦公室」是一種財富管理服務,專門為高資產家族(一般定義是可投資資產逾1億美元)提供一站式服務,打造全面性的財富管理策略、客製化的傳承接班計畫、完整的慈善事業規劃等,使家族富過三代,甚至更多。家族辦公室在歐美豪門家族間已風行多年,隨著亞洲富豪數量持續增加,該業務在亞太地區的發展潛力深受矚目。根據勤業眾信私人暨家族企業服務(Deloitte Private)的報告,目前亞太地區約有2,290個家族辦公室,預計到2030年將增至3,200個。

雖然各界普遍認為,台灣搶攻家族辦公室商機的起步相對晚了不少,不過這也代表家族辦公室在台灣的發展空間還很大。因此,現在該思考的是:如何建置別具優勢的台灣版家族辦公室?

的確,過去20年來,亞太地區的家族辦公室商機,幾乎都被香港、新加坡搶下。麥肯錫最新發布的「亞洲家族理財辦公室」報告指出,新加坡及香港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數量合計就占了全球約15%左右。至於台灣,一直到近年來企業世代交替步入高峰,才開始重視該業務的發展。

不過,與星、港相比,台灣的財富活水並不遜色。2024年出爐的《瑞銀億萬富翁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台灣億萬富豪(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人士)的總數來到47人,與新加坡並列亞太區第4高,僅次於中國、印度與香港。

除了富豪的數量夠多以外,台灣還有星、港所沒有的獨特優勢,那就是中小企業的實力,箇中有許多靠著本業核心技術而稱霸特定領域的「隱形冠軍」。尤其現在科技廠重兵部署南台灣,南部金融特區的建置也蓄勢待發,皆可為日後家族辦公室業務奠定堅實的客戶基礎。

瑞銀的報告指出,全球億萬富翁過去10年的總財富飆升121%,其中以AI、電子商務、社交媒體、數位支付等科技相關創新領域的富翁財富增長最快,從2015年的7,889億美元增至2024年的2.4兆美元。

在未來,不論是AI、IoT(物聯網)、雲端等革命性技術,將會持續改變經濟型態,這是顯而易見的趨勢,這些技術無一不仰賴半導體,而台灣半導體及AI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占率皆名列前茅,可謂全球AI供應鏈最完整的市場。在此優勢下,台灣有望產生越來越多富豪。

一般來說,富豪家族都會先在家族根據地建立「家族憲章」(明訂家族治理方針、家族事業的核心價值、家族企業管理人該奉行之準則的家族公約),再透過家族辦公室協助落實憲章內容。家族憲章注重的是讓後代子孫追本溯源,進而傳承家族文化與價值,對法規、稅賦優惠等條件的考量相對輕。若有越來越多富豪的根據地落腳在台灣,並在此建立家族憲章的話,確實是台灣發展家族辦公室業務的一大利多。

隨著世代更迭,這些隱形冠軍企業極可能逐漸轉變為家族成員共有,或納入越來越多非家族成員,此時核心技術及財富的傳遞,將是影響家族企業能否永續經營的關鍵,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詭譎難料,國內外的金融與稅制環境都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化,使風險管理更受重視,屆時這些企業的家族成員勢必益發仰賴如家族辦公室這種專業的管理顧問團隊。

要發展家族辦公室的話,政府能做的,除了在符合全球稅制的趨勢下,打造有利於家族辦公室的租稅環境及法規外,最忌諱的是限制台灣富豪設立海外家族辦公室或管制其資金外流,要知道富豪的資金在國際之間流動是常態,尤其台商足跡早就遍布全球,也習慣進行國際化的布局,祭出越多管制,反而越把資金嚇跑。

除外之外,台灣可以思考,如何充分發揮本身為AI供應鏈重鎮的優勢,打造出有別於星、港的家族辦公室,展現能與之媲美的金融服務全新格局。同樣的,台灣的資產管理業者也可以善用AI與區塊鏈等技術,透過AI建立客製化的投資管理平台。

總之,不論是政府與民間,都應當意識到,富豪們除了擁有資金、人脈等資源外,更珍貴的是一般人所沒有的國際視野,要發展家族辦公室的話,重點在於台灣如何發揮既有優勢,將其財富活水及隨之而來的能量留在國內。目前台灣對家族辦公室的營運及監管尚未有明確規範,培訓的相關專業人才也相對不足。政府該擬定明確的遊戲規則,並考慮讓台灣業者在合規的前提下,與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金融機構合作,攜手提供稅務規劃、跨境資產管理等服務,將觸角伸向國際市場,同時提高業務範疇的深度與廣度,這或許也是值得討論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