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3月的聯合國CSW NGO68 Forum會議上,普惠金融的新觀點被廣泛討論,不僅關乎提供基礎的金融服務,更重要的是賦予消費者金融使用能力──金融賦權。儘管過去銀行將推動普惠金融視為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環,然而,根據美國JD Power市調研究顯示,消費者對於銀行服務有著更深一層的期待:「消費者不僅尋求基本的金融交易服務,更希望銀行能夠實質上提升自己的財務幸福。」若銀行未能滿足這些需求,消費者將會轉向求助其他機構或管道。顯然,落實普惠金融的意義已遠超過單純的社會責任。Z世代更重視銀行服務帶來財務幸福研究進一步指
金研院布局歐亞金融人才培育藍圖,與德國法蘭克福金融學院、英國特許銀行家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與世界級金融人才培訓機構的策略聯盟,共同培育具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素養的金融專業人才。
印度政府先後推出「數位印度」及「廢鈔行動」政策,線上支付已超過3億個用戶。
普惠金融為新住民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