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日本
2024年4月
大型行庫赴日打先鋒 時隔20年再出手
三大優勢吸引台灣金融業前往投資
隨著台積電赴日本設廠,國銀之間再掀日本布點熱潮,尤引人矚目之處在於,除了已有據點的民營銀行如玉山、台新等,積極申請設置新分行、支行的方式來拓點之外,公股行庫也展開最新行動,包括彰銀、合庫、一銀、臺銀、華銀等,近半年來,都有對日本擴點的最新布局,除了國人赴日投資置產風潮,或是與不動產相關的土建融與投資機會之外,大型行庫亦高度看好台日交流所牽動的企業交互投資商機。
國銀進軍日本 概分四階段
國銀進軍日本,大致可分成4個階段,倘若從4個階段的演進來看,在前2個階段,直到2000年,公股行庫仍扮演「領頭羊」角色。先是兆豐銀行率全體國銀之先,在1948年9月、1950年6月就成立了東京分行、大阪分行;接下來,從1992年至2000年,包括彰銀、一銀、臺銀、中信銀,先後前往東京設分行,這是第二階段,前2個階段除了中信銀之外,兆豐、彰銀、一銀、臺銀為4家公股先行者。
從中信銀在2014年6月買下東京之星,設置子行起,開啟了第三階段,從2016年至2017年,台新銀行、玉山銀行、臺企銀緊追在後,同樣設置了東京分行;第四階段則是從2023年7月開始,因台積電進軍熊本,再度燃起國銀進軍日本的興趣,包括玉山銀、彰銀、台新銀、臺銀在這個階段大多以福岡為重點。玉山銀、台新銀、臺銀分別設置福岡分行、支行、代表人辦事處,彰銀則設置大阪支行,而合庫日前亦獲金管會核准申設東京分行。
其中,彰化銀行可說是繼兆豐銀行之後,第二家進駐大阪的台資銀行,彰銀的大阪據點,將以「出張所」,亦即支行的形式設置,在2023年11月已獲日本金融主管機關同意設立,並在今年開業,海外據點也因此拓展至第11家。
結束負利率 金融看好日本未來發展
從大型行庫看來,未來日本不會只有台積電進駐熊本所帶動的供應鏈移轉商機,根據大型行庫內部評估,在日本結束負利率政策,以及日本政府強化對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還有政府結合工會之力,力促大型企業集團加薪,帶動民眾的消費能力之下,日本經濟將有別於以往,此外,結束負利率政策之後更對金融業有利,也使行庫對於在日本設點,更樂觀以對。
不只熊本,其他城市的發展機會亦被看好。像彰銀為全體台資銀行第二家進駐大阪,彰銀即認為,日本的東部、西部都有可觀商機值得掌握,因此最好分別設置據點就近管理,第二據點就選在西日本第一城市大阪,一來是看好其身為西部製造業及重工業重鎮,二來是世界博覽會在2025年舉辦的商機,同時為加深對日本市場經營,才決定將版圖擴大到關西地區,因而申設大阪「出張所」,就近滿足日本西部市場的客戶需求。
大阪關西前景佳 彰銀設「出張所」
「出張所」是日本用語,彰銀在管理架構上也說明,大阪「出張所」是由東京分行管理的分支機構,營業項目和東京分行一致,可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初期發展主要以不動產投資授信案件為主,未來將以東京為區域管理中心,以「出張所」的方式,逐步在日本各地設立據點來擴展市場。
彰銀主管對此深入分析,大阪是日本製造業及重工業重鎮,基礎設施完備、交通便利,對外貿易發達,尤其台商在大阪關西地區的投資比重相當高,中鋼、鴻海、聯電、台積電及晶華酒店在關西地區都有投資,再加上近期日本國內製造業回流拉抬市場,產業發展潛力可期,未來大阪關西地區整體經濟發展可謂前景大好。
彰銀主管也接著指出,世界博覽會將於2025年在大阪舉辦,大阪世博會所帶來的區域經濟效應已逐漸浮現,世博會後相關展場將開發為綜合渡假村,預計於2029年開業,項目中包含飯店、娛樂和會議中心,可望帶動當地觀光人潮,預計將為關西地區帶來1.14兆日圓的經濟產值,及大量就業機會,對當地長期發展利多不斷。
為此,彰銀的大阪「出張所」,特別選址在大阪市內最熱鬧的梅田車站共構大樓,梅田地區交通便利、商業興盛,為大阪的中心商務區,梅田站也是關西地區的國內外交通樞紐,不但有關西機場快線直達,可就近服務從海外來日的客戶,日本國內客戶亦可利用新幹線及鐵路快速往來,交通便利性也成為彰銀選點的關鍵。
目前八大行庫裡,包括兆豐、臺銀、一銀、彰銀、臺企銀都已有日本分行,合庫也已遞件申請東京分行,而三商銀中的華銀目前在日本尚無據點,對此,華南金總經理李耀卿已在日前法說會上釋出要赴東京設點的訊息,主掌海外業務的副總張炳輝也說明,台積電去熊本之後,相關供應鏈也會移過去發展,除此之外,日圓貶值將帶動更多觀光商機、製造業復甦,日本已走出通縮陰影,且日本政府也積極進行公司治理希望增加外資投資,這些都令華銀看好未來日本的發展,所以正在評估赴東京設分行的可行性。
台積電所帶動的金融業日本布局熱潮,也推向第一銀行,對此一銀也表示,正評估透過現有的東京分行,來比照美國分行增設「安大略市放款辦公室」據點的作法,在日本增設由東京分行延伸出去的「放款辦公室」,地點正評估熊本。
承作熊本當地貸款 一銀搶先鋒
綜合評估,大型行庫在按兵不動10至20年後,此時再度發動在日本擴張據點,並非只是跟風國銀熱潮,而是相中三大優勢,分別是:1、以大型行庫國內客戶為主的供應鏈移轉商機;2、日圓實在便宜,使國人赴日本投資置產熱潮更甚於前;3、台積電赴日本投資設廠所帶動的衍生商機,大型行庫也可就近對台積電的日廠員工提供金融服務,包括台積電會為員工安排宿舍,當地不動產業者,包括物業管理者在內已蠢蠢欲動,或打算蓋新的員工宿舍大樓租給台積電。
第一銀行主管指出,一銀雖然設點在東京,但針對台積電熊本設廠的衍生商機本已有所掌握,例如一銀在2023年就承作熊本當地融資業務,方式是具有不動產物業背景的借戶,把不動產出租給台積電工程師居住或出差相關,而且,一銀應是首家承作熊本當地貸款的台資銀行。
雖然大多數公股行庫的分行都在東京,但已積極規劃以東京為基地,去找九州地區,尤其是台積電設廠所在熊本的業務。一銀就以自家經驗指出,主要是透過客戶、不動產業者介紹、聯行轉介等方式,來拓展非關東首都圈業務,並且已把包含不動產業、電子業及個人戶等3種類型的業務腹地,擴大到關西、九州等。
日幣利率低、「日本再起」 帶動投資商機
現在超低的日圓匯率,不只民營銀行,大型行庫也認為此時更值得進軍日本。一位主掌大型行庫日本分行業務的主管指出,過去台商因為台幣利率低,多以台灣為融資中心,但在日本,日幣利率更低,且各大銀行手上都有日幣存款部位,對台商來說,直接在日本跟台資銀行借錢應該會是首選,因此,未來預料購買等融資需求,將會是台資銀行爭取的主力業務,包括已有封測廠向國銀表態有意要隨台積電前往熊本設廠,此時銀行就會給予融資,協助廠商在當地蓋廠房。
另一個讓大型行庫對日本現在比以前更具信心的,是地緣政治由美國所帶動的「日本再起」商機。大型行庫高層即對此分析,近年美國與中國角力等因素造成全球供應鏈重組,帶動日本企業回流並集中於有利經濟戰略的關鍵產業,如與美、台、韓共同發展半導體產業供應鏈,而有台積電熊本廠、美光廣島廠等投資案,日本不但正逐步走出失落30年的低潮,且工資復甦、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例如股神巴菲特加碼日股投資、近期也有其他國際大廠及投資者看好日本投資商機。
依據經濟部投資審議司統計,截至2022年台灣廠商對日本投資累計件數為924件、金額為118.97億美元,產業別以製造業為主,共計447件、累計金額104.37億美元,製造業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製造為大宗,共計137件、累計金額81.82億美元,推估主要為半導體製造業相關,這些都是台資銀行看重的可觀商機。
日本政府的決心,也讓大型行庫對前往日本發展更加有信心。合庫擬前往東京設分行,其中重要原因即看好日本政府推動經濟結構強韌化的決心,日本政府編列約2,200億日圓預算協助企業回流日本,帶動日本企業回到國內生產或提高產能,有助提升當地製造業發展,以半導體產業為例,有半導體製造、半導體設備、材料與零件、氣體等業者,均預計未來2年內於當地擴廠提升產能。
強化半導體產業鏈 金融端可扮演最佳助力
一家行庫高層也分析,日本半導體產業擁有上游原材料及設備優勢,但晶圓代工領域相對落後,為發展先進半導體代工製造、穩定半導體採購,日本政府近年積極強化半導體產業鏈,除透過政策補貼方式吸引台積電赴日設廠外,並注資當地半導體製造商Rapdius,預計2025年完成高階製程量產目標,展望未來,隨日本政府修訂半導體戰略,預計投入更多資源建立半導體供應鏈,目標是2030年日本國內生產的半導體銷售額增加2倍至15兆日圓,著重先進半導體與生成式AI等技術研發及生產,半導體相關產業鏈可望因此受惠。
倘若以大型行庫在日本分行的營運來看,目前個人業務,如房貸、不動產投資等,占比大約3至4成最為普遍,較高的,甚至有到5、6成以上,其他則仍然和製造業的企金業務相關,包括興建廠房的土建融業務或企業周轉金。日本房貸利率大約在2.2%左右,貸款成數大約6至7成。由於日圓實在太便宜了,使更多國人赴日本投資不動產。
另一位行庫高層則觀察,日本的不動產置產潮,某種程度也基於國際資金尋找避險標的的需求。這位行庫高層分析,除了抗通膨特性及不受景氣循環的防禦型不動產具有吸引力,日本由於持續維持零利率寬鬆貨幣政策,且受美國升息影響,日幣對美元呈貶值趨勢,基於日幣貶值及低利率兩大因素,更使投資日本不動產成本相對變低,加上日本交易制度健全、政策穩定,近年持續吸引海外資金投入,將使未來日本房地產投資仍具吸引力。(本文作者為長期觀察金融領域的現任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