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2023年12月
金融篇》金融業施展圈粉術
自媒體、KOL、吉祥物
為了化被動為主動,國內金融機構無不卯足全力,不論公股還是民營均積極圈粉、揪團搶商機,甚至主動出擊去培養網紅,善用社群擴散影響力,緊抓粉絲經濟,擴大與年輕世代的交流。
金融機構善用社群擴散、利潤共享的模式,透過粉絲經濟擴大與年輕世代的溝通與交流,以原有粉絲的信任經濟為基石,深化金融服務的內涵。換句話說,不只可以擴大金融服務的對象,讓信任與技術互為表裡,更能滿足當初推動普惠金融的初心,讓廣大的消費者享受金融之便。

第一銀行 善用網紅經濟 強化數位通路黏著
根據第一銀行前線的觀察,過往銀行推出的基金、理財商品單筆投資金額,動輒數萬元,對年輕人來說,理財似乎遙不可及。但近年來,各家銀行逐漸將目光轉往年輕世代,推出小額投資或小額優利存款等金融服務,並透過年輕世代關注的社群媒體平台(如Facebook、LINE、YouTube與Instagram等)推廣理財觀念。一銀掌握並深耕社群媒體行銷趨勢超過10年,運用可愛的IP角色「小粉獅」及貼近年輕世代的圖文,扭轉過往行銷金融商品的生硬形象,尋求年輕世代對一銀品牌形象的認同。
從2019年推出iLEO數位帳戶以來,廣受年輕族群喜愛,截至2023年11月底開戶數已突破153萬戶。iLEO開發團隊持續透過親身訪談、線上及線下的顧客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 NPS)調查與商店評論的使用者意見觀察其使用習慣,迅速滿足其需求;其成果也反映在下載平台評論分數平均4.8分,高居全國銀行之冠。近期,iLEO全新改版生活頁籤,期望提供用戶日常生活所需之資訊,如星座運勢、異業優惠與快捷工具箱等,強化數位通路黏著度。
另外,iLEO平台近期更推出「百元奇基」理財工具,只要100元即可輕鬆投資。首創以動態氣泡呈現的選單功能,讓年輕族群可輕鬆挑選有興趣的時事主題;加上卡牌式清單,清晰呈現每檔基金的獨家特色,讓投資者可以在對話流程中,將每月的數位存款利息投入全球市場。
對網紅經濟的觀察,一銀同樣不落人後。一銀表示,網紅作為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能夠影響追隨者的金融決策,金融品牌透過與網紅、KOL(關鍵意見領袖)合作,推廣產品與服務,提升品牌曝光度。此外,部分理財型網紅也成為金融知識傳播者,以其投資經驗為基礎,透過教育性內容分享理財技巧及投資策略,引導觀眾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而一銀曾與柴鼠兄弟、SHINL I、懶錢包、3CTim哥、肉比頭等網紅進行過合作。
YouTube、短影音、Podcast 提升社群影響力
年輕人對於銀行與品牌合作普遍呈現正面反應,近年積極與KOL及網紅合作,2022年第一銀行品牌形象廣告《好里家在》邀請有「國民老爸」之稱的雙金演員陳竹昇,出演熱心服務的「第一里里長」,透過風趣的腳本和實力派的表演,詮釋防堵詐騙、青安貸款及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金融議題,其中YouTube頻道影片就獲得總計173萬觀看次數、數百則按讚和留言互動,成功獲得年輕族群的關注,提升了第一銀行社群影響力。
2023年第一銀行更首創金融業第一支ESG唱跳歌曲,攜手「木曜女神」溫妮拍攝《E起動起來》,由金曲製作人打造ESG專屬詞曲,除了在既有平台宣傳,更與溫妮合作社群貼文、拍攝舞蹈版短影音及捷運月台露出,累積超過百萬觀看次數及百則留言互動,獲得許多年輕粉絲的正面回饋,紛紛表示影片非常可愛又洗腦。
順應Podcast收聽族群的強勢崛起,近年從Z世代年輕人,擴大到Y、X世代及有小孩的家庭。一銀2023年推出公股行庫首家ESG Podcast《一銀陪你聊「新」事》,由阿KEN主持,邀請「最強阿公」邰智源、雙金演員陳竹昇及職場插畫家「我是馬克」等重量級來賓,將原本生硬、嚴肅的ESG永續發展議題,以輕鬆有趣又發人深省的角度傳遞給民眾,引起一般民眾的熱烈迴響。
一銀長期耕耘金融教育與社區參與,在ESG表現不遺餘力,以協助年輕人提高金融素養意識和知識水平。一銀響應金管會政策,自2011年起,辦理「走入校園及社區金融知識宣導活動」推廣金融理財知識,以及前往一銀公益認養學校宣導防詐騙,建構友善金融環境,協助學生與民眾提高金融素養意識及知識,2023年共舉辦55場活動,受益約3,853人次。一銀攜手「社團法人台灣金融服務業聯合總會」共同推動金融教育及社會公益,連續9年贊助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協助弱勢青年學子順利完成學業及推廣金融知識,建立民眾對金融知識的正確觀念及對偏鄉與社會弱勢族群的關懷。
為打造一銀年輕化品牌形象,2023年以「共感貼心」與「活潑動感」的方式,搭配MV手法,共拍攝《E起動起來》及《第一次銀行》等4支形象影片,並透過一銀社群平台進行投放,同時結合相關活動與民眾進行互動,提升年輕人對一銀品牌的認同感。透過志工活動的參與及社群平台的互動,除了有效推廣銀行業務,讓民眾認識金融商品與知識,更藉由投放公益活動或形象影片,加強一銀品牌年輕化的能見度,同時增加潛在客戶與社群媒體粉絲人數,提升商業效益。

遠東商業銀行 Bankee創新商模 落實共創、共享、共好精神
堪稱行內數位金融轉型推手的遠東商業銀行數位金融事業群副總經理戴松志,憑藉科技專業背景,不只打造遠銀數金事業群從零到有,還創造出全亞洲首例的Bankee社群銀行商業模式。戴松志解釋,Bankee社群銀行融入社群及科技元素,藉由社群力與數位力,每個Bankee社群主都能隨時創建自己的線上分行,為自己加薪,真正落地實現共創、共享、共好三大精神。
談起Bankee社群銀行,戴松志與團隊都是滿臉的驕傲,因為遠銀雖不同其他金控擁有大規模及破百家的分行數,但透過科技的借力使力,遠銀創造出高達2萬多家的Bankee社群銀行。換句話說,這2萬家透過手機變身為虛擬的銀行分行,讓每位參與的用戶都是分行經理。隨著社群圈不斷擴大,用戶除了可以拿到基本回饋及推薦回饋之外,還可以領取社群圈回饋,猶如社群變現的概念,無形中利用KOL力量為自己加薪。戴松志補充,社群力其實就是年輕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透過社群金融,粉絲經濟幫遠銀成功爭取全新的年輕用戶。
主動製造微網紅 展現經營粉絲經濟企圖心
遠銀不只與網紅合作,更進一步主動出擊,秘密武器就是主動製造微網紅,或甚至是還沒有經營社群的經驗,但未來想成為網紅的人,透過自身本來就有的KOL優勢,讓線上揪團分享也能變現;獨家社群圈設計,在任何領域的KOL都能邀請越多親朋好友加入Bankee,擴大社群圈擁有越多資源,透過資訊的分享與交流,挑戰Bankee的各項任務與加碼目標,就能達成活動門檻獲得額外獎勵與回饋金。
不論是與財金知識型網紅的合作,甚至拓展到積極訓練有心成為直播主的社群KOL,遠銀都展現經營粉絲經濟的企圖心。只要談起粉絲經濟,戴松志就特別有感,科技人出身的他,對於透過金融工具達到普惠金融的理想始終心心念念,不同其他科技長或是數金長的風格,戴松志認為讓利是非常關鍵,金融機構不是只有跟借貸者爭利,有趣的是戴松志還創造出透過借貸者未來行為,幫你賺利息。換句話說,不看借貸者過去的行為,只要借貸者的當下到未來,都有準時還款,遠銀為了鼓勵珍惜自己金融行為的借貸者,在期滿後,還會提供一筆獎勵金。
打造挑戰型信貸 實現永續可能
全台首家共享經濟銀行Bankee社群銀行特別推出「挑戰型信貸」,讓原本總是貸到高利的族群,有機會打破階層限制拿到低利,還可以透過自己「未來的信用」獲得已繳交利息50%回饋獎勵金,等於享有較低貸款利率外,還可在貸款全額結清後獲得一筆資金,業界首創計價模式更獲得發明認證專利,Bankee社群銀行自成立以來已獲得24個專利認證。
戴松志解釋,隨著職業樣態的改變,許多新興職業雨後春筍,但即使時代改變,不變的是每個人都會有資金需求,而過去傳統信用評等機制,對於一些新興行業的人來說,似乎仍不夠友善。在台灣,2022年就業者職業結構分析,享有較低貸款利率的職業不外乎是較少數的五師(醫師、律師、建築師、牙醫師及會計師),但占比最高的技藝、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占30.2%)及次高服務及銷售人員(占19.9%),才是多數大眾從事的職業。
戴松志說,他的靈感來源是因為,最需要貸款的這群人,卻因為職業不在高薪五師之內,常被金融機構要求高額利息,以規避他們將來可能的風險。但假設,這群人潔身自愛,還款正常,那為何不用一個公平的條件來對待他們,因此戴松志與團隊打造出挑戰型信貸,企圖實現永續的可能,而且讓利的行為,還可以增加客戶的黏著度。
舉例來說,若是貸款新台幣300萬元,貸款期間7年,貸款利率5%,挑戰成功則可獲新台幣280,873元回饋獎勵金。挑戰型信貸提供最高貸款額度新台幣700萬元,貸款期間為1至7年,利率4%起,客戶若於貸款期間每月都從Bankee數位存款帳戶中足額扣款,於貸款全額結清後90天內,Bankee就會回饋貸款期間實際繳交利息總額的50%給客戶,等於只繳一半利息,剩下一半作為挑戰成功回饋獎勵金。
戴松志有感而發地說,過去已經發生來不及改變,但假設借款人未來表現很好,我們是不是應該鼓勵他,而不是懲罰他呢?因此,Bankee的挑戰型信貸,不單單只看客戶的過去,未來的信用良好即可拿回已繳交半數利息,等於「用未來信用重新定義利率」,藉此鼓勵更多人透過自己的努力,將原本負向資金流翻轉成正向,實現Bankee「共創、共享、共好」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