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海內外,行銷預算有限的金融機構紛紛發現,網紅及KOL的影響力不遜於明星藝人,而且更能打中目標消費者。不論是傳統金融業者或崛起不久的金融科技業者,都將關愛眼神投向這個過往不被重視的領域。現在的網紅,獲利模式百百種,包括廣告代言、接受贊助(打賞金)、直播帶貨、平台分潤等,最常見的大概就是網紅發表淺顯易懂的圖文內容,在當中直接為業者置入廣告,亦即所謂的業配。以美國為例,北美最「有感」的網紅之一為IG粉絲數逾60萬、位於洛杉磯的哈波(Hugh Harper),以吃播及分享美食和旅遊影片為主,台灣交通部觀光局今年4月邀請
美國聯準會示警失業率與通膨夾擊,其他國家則擔心經濟衰退。台灣金控集團海外曝險總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金融業有必要再提高危機意識。
私募基金正逐步取代傳統資本市場,成為全球長期資金運作的核心平台。美國穩居全球最大私募市場地位,吸納亞洲資金積極參與。
雖大型金融併購案停滯,但中小型銀行及財富管理領域的併購活動反而呈現活躍復甦態勢。小型銀行併購為求生存,財富管理領域則受惠於龐大的財富轉移潮和穩定的現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