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額儲蓄相當高,台灣投資人也喜愛投資,光是去年就有52萬人新開戶投資台股,除了股票、基金外,現在投信也積極推動發展私募股權基金,未來希望可設計出更多商品,端出更多樣化的商品供投資人選擇。前幾年的疫情衝擊,一度讓許多人只能居家上班、上課,但當時全球資本市場生氣勃勃,因此誕生了許多的「少年股神」,直到2022年股債重挫,些許沉澱了一陣子,但今年科技市場又有新話題,全球金融市場再度熱起來,而台灣證券市場上的股票、ETF、基金等證券的金融商品百花齊放,觀察到台灣證券市場的開戶數量、年輕人參與度、交易量等,可說是「充滿活
金融業在高齡化社會的角色,正從協辦活動、捐款等淺層參與,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參與者。金融機構與非營利組織深化合作,回應長者對經濟安全與信任機制的需求。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