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搭配能源交易的去美元操作,會讓中國成為美國的眼中釘,甚至對中國進行全方位壓制,對中國抽銀根。人民幣在自身條件還未具備之際,就拋出「去美元化」聲浪,引來美國警惕與反擊,未必是好事。美中關係的緊張與對抗,並不只集中表現在地緣政治衝突而已,而是背後還有美元霸權的興衰問題。這當然是因為背後還有人民幣國際化與去美元化現象。圍繞著這個現象的解讀,其實有很多迷思,值得進一步探討。原來我們已經不能單純談國際金融,或者單純談地緣政治,而是必須同時面對這兩者的互為表裡。去美元化的背後,主要就是使用人民幣來做貿易的結算與支付
金融業在高齡化社會的角色,正從協辦活動、捐款等淺層參與,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參與者。金融機構與非營利組織深化合作,回應長者對經濟安全與信任機制的需求。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