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行庫去年以來開出徵才名額增加7成,部份機構在攬才、留才制度上新增加薪、升遷誘因,卻因新人留任率低,迫使公股行庫也需跟上民營銀行常態性徵才,在金研院的「金才網」或人資網站密集曝光,深究因素在於Z世代想法已大不同。4月下旬時分,油桐花盛開,雪白花瓣隨著輕風吹拂。學校大門人來人往,無暇多看一眼桐花的美麗。即使是年輕的Z世代,多數人面對考試當前依舊神色緊張,趕著鐘聲響起之前,進到教室坐定。這次是號稱八大公股行庫之一的某公家銀行新進人員年度招考,由於報名人數上千人,承辦考試的台灣金融研訓院由各部門合作,租借全台校園教室安
金融業在高齡化社會的角色,正從協辦活動、捐款等淺層參與,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參與者。金融機構與非營利組織深化合作,回應長者對經濟安全與信任機制的需求。
高齡族群如秋日絢爛的楓紅,看好這片蘊藏兆元的商機,台灣金融業推出各式金融商品、從入門門檻更低的小額債券,到靈活的多元信託與尊榮的家族辦公室,傾力建構一個全方位、個人化的高齡財管生態圈。
對金融業而言,長壽經濟是一場重新定義「顧客生命週期價值」與「風險評價機制」的變革契機,從產品、制度設計到風控框架全面升級,成為開啟下一波資本動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