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CBAM|年進口量低於50噸免徵收碳稅歐盟理事會通過簡化《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實施細則,透過進口商品碳排放量徵稅,防止「碳洩漏」。新規也放寬法遵要求,企業年進口商品量低於50噸者得以豁免,可望推動供應鏈低碳化,並大舉簡化多數進口廠商的碳驗證服務作業。歐洲投資銀行(EIB)|打造新低碳路線圖EIB將於2026至2030年間將氣候調適融資額度翻倍至300億歐元,以應對極端氣候產生巨大經濟損失。主要項目在新增電網投資110億歐元,並支持35萬家中小企業節能成本。此舉反映歐洲轉向「調適經濟」努力,可望催生出國際
新加坡2025 SAT應用指南,亮點在於「琥珀機制」與「祖父條款」,允許金融機構對未達到綠色標準提供融資,彈性化解轉型融資障礙。
川普回歸後,銀行對化石燃料產業融資,3年來首見攀升,但公私部門的氣候訴訟案有增加趨勢,未來銀行放貸時應重新建立此類新型的法律識別風險。
川普推動的《大而美法案》讓傳統石化產業笑納紅利,綠能資金卻斷鏈,恐徹底弱化美國的能源領頭羊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