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旬出刊的德國《明鏡周刊》,其吸睛的封面圖片描繪出近期歐洲主流輿論對眼下國際局勢的深層憂慮:手握拳頭的美國自由女神像面目猙獰、惡狠狠地瞪著你,而其頭部內的陰影裡則隱約站著美國總統川普的身影:自由女神像象徵著一部全球最強大的國家機器,自二戰以來始終都扮演著歐洲自由秩序的強力保障者,然而在川普2.0的掌舵駕駛下,它轉眼之間就從原本歐洲人眼裡共享理念的盟友,變成意圖難料、行動粗暴的對手。此一全新面孔的美國對歐洲所造成的衝擊,首先就是在2月底川普出手欲解決烏俄戰爭的問題,不料自由女神的拳頭卻率先砸到烏克蘭與澤倫斯基
歐洲央行與成員國之間的貨幣、財政政策多頭馬車。為應對此分歧難題,歐盟啟動的《穩定與成長公約》改革,兼顧財政紀律與各國的政策推動,象徵治理思維的轉型。
為降低對美元清算體系的依賴,歐洲央行正積極推動「數位歐元」的開發,期望以此作為突破口,重塑全球支付話語權與金融治理結構。
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施政轉向積極,帶動歐盟提升競爭力。歐盟執委會著手推動成立儲蓄與投資聯盟,可望媒合歐洲公民的儲蓄到投資需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