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美國
2025年4月
私募基金的代幣化革命
私募投資(Private Invest ments)一直是高資產投資者與機構投資者的熱門選擇。然而,這類投資往往面臨市場流動性不足、管理複雜以及高金額門檻的問題。隨著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的進步,資產代幣化(Tokenization)為私募基金市場帶來了新的可能性,提升流動性、降低投資門檻,並改善市場透明度與交易效率。
私募基金是一種非公開募資的投資工具,通常包括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房地產基金、基礎設施基金與對沖基金等。根據Preqin全球另類資產報告(Global Alternatives Report)數據,全球私募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持續成長,2024年估計約在13到15兆美元間,其中約一半為私募股權,房地產相關基金則約為2.5兆美元。然而,由於其投資期限長(7至10年),且次級市場交易難度較公開市場交易資產為高,變現程序較為繁瑣,不利於投資者靈活資產管理。
代幣化是一種將實體資產轉換為區塊鏈上數位代幣的技台灣銀行家2025.4術,透過智能合約來確保資產的所有權紀錄的正確與交易安全性。智能合約通常安放於區塊鏈上,確保其透明、不可竄改、可追溯,從而提升交易的安全性與效率,因此代幣化若能成功應用在私募基金市場,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創新。
私募基金的代幣化帶來優勢,首先是提升了私募基金的流動性;透過合規的交易平台,投資者能夠更容易地買賣其持有的基金股份,降低投資門檻,使更多投資者得以參與市場。其次,代幣化降低了投資門檻,小額投資者可以透過較小的單位參與投資,從而讓過去僅限於高資產人士或企業界的資產,能夠觸及更廣泛的投資者群體。不依賴銀行、律師或中介機構,直接在區塊鏈上執行,交易由區塊鏈共識機制驗證,達成去中心化。例如私募股權或債權基金、藝術品、不動產等資產過去難以在公開市場大規模交易,但透過代幣化與智能合約,這些資產可以被拆分成可程式化的數位證券,並在受監管的數位資產交易所進行買賣。
由於交易紀錄透明且可追蹤性,私募基金的資產運作就能確保更加透明。同時,透過智能合約,自動執行分紅、股權轉讓等管理程序,有助於降低行政成本並減少人為錯誤。最後,區塊鏈技術也在法規合規性與風險管理方面提供助力。基金管理機構能夠透過區塊鏈確保符合盡職客戶調查、金融犯罪與反洗錢、法遵要求等,並提供自動審計機制,減少違規風險。因此,基金管理者需要採用可靠的區塊鏈技術與專業的智能合約開發團隊,以確保降低風險。畢竟這是之前無法在公開市場可被大量交易的資產,可藉由這項金融科技提高流動性的主要原因。
截至2024年底,全球證券型代幣(Security Token)市值達19.1億美元,但預計到2033年將增至174.4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27.3%,可見其商機潛力。阿斯潘幣(AspenCoin)是首個主要商業不動產資產的數位代幣化案例。美國St. Regis Aspen Resort飯店在2018年發行了阿斯潘幣,讓投資者能夠透過區塊鏈技術持有部分房地產資產,並由Templum Markets平台管理進行代幣的發行和交易,投資者可以使用美元或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購買這些代幣,2018年Aspen Coin成功募資1,800萬美元。
然而,儘管部分機構投資者已經開始接受代幣化概念,但許多傳統金融機構仍對區塊鏈技術抱持觀望。首先,包括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仍在發展中,代幣是否屬於「有價證券」仍存爭議。其次,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使金融機構遵守反洗錢法與盡職客戶調查規定等監管更複雜;再者金融業對交易速度及可擴展性等有高要求,而區塊鏈(特別是公鏈)在這些方面仍面臨如交易處理速度較慢等問題,且要將區塊鏈整合進金融機構既有系統,跨系統兼容性需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成本並不低。此外,由於區塊公鏈的交易資料公開,恐會影響客戶隱私甚至外洩商業機密;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本身就容易成為洗錢與非法交易的工具。最後,代幣化的發達,讓政府會擔心失去貨幣供給的主動權,這也是許多國家傾向鼓勵受政府監管的中心化數位化貨幣,進而擠壓去中心化代幣資產市場的成長。
更深一層來講,「不可竄改」的特性雖然是區塊鏈的主要賣點,但也不是無懈可擊。首先,智能合約是一種自動執行的程式碼,一旦安置在區塊鏈上便難以更改,因此若智能合約本身有漏洞,安全風險就難以修改。例如2022年Nomad Bridge由於邏輯錯誤未妥善設計合約權限,攻擊者透過管理者功能竊取資產,造成1.56億美元損失;2025年2月Bybit交易所遭受駭客攻擊,瞬間失竊價值約14.6億美元的以太幣(Ethereum)。這些案例提醒我們:理論上看似萬無一失的科技,實際應用後還是可能有安全弱點,技術風險仍然是金融機構在採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技術時不可忽視的關鍵。
幸好,隨著監管機構逐步制定相關法規,合規的代幣化基金將獲得更多投資者的信任。歐盟的《加密資產市場法規》(Markets in Crypto-Assets Regulation, MiCA)在2023年上路,而美國在2025年川普上台後,隨著虛擬貨幣市場發展及鬆綁,將順勢推動美國的代幣化資產市場發展。且傳統銀行與金融機構已開始發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將加速市場接受度,有助於推動代幣化基金的普及。
私募基金的代幣化為傳統投資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提高了流動性、透明度與投資可及性。然而,市場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監管、技術風險與市場接受度仍是關鍵挑戰。交易平台的流動性與技術標準仍需進一步發展與統一規格,以確保市場的穩定與安全。考慮隨著法規逐步完善、技術發展成熟,以及金融機構的參與,未來私募基金的代幣化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會,並為投資者帶來更多創新與可能性。(作者林敬倫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財務數學兼任教授,邱萬鈞為美國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