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起金管會陸續開放投信業、證券商轉投資子公司擔任私募股權基金(PEfunds)的普通合夥人(GP),2021年國發會頒布「國家發展委員會促進私募股權基金投資產業輔導管理要點」並擔任PE funds的主管機關以來,相關業者參與的狀況似乎不是很積極。根據經濟部有限合夥專區資料顯示,目前投信、證券旗下及具備國發會資格函之PE funds僅有10檔,規模約新台幣142億元左右,然而私募股權基金如何能加速台灣的基礎建設投資,十分值得探討。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創投基金(VC)和PE fund是最廣為人知的兩大類別。台
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達4.1兆美元,已超車香港,成為亞洲資產管理霸主。台灣如何能借鏡,發掘在地優勢,爭取國內外高資產人士的資金配置與認同?
透過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私募資產多元化,積極布局加密資產,借鏡星國經驗,臺灣致力於打造一個具備自身特色的財富管理生態系,吸引全球資金駐留。
金管會力拚成立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週年,最近一項針對金融界人士的調查,打出整體80分的肯定,政策方向初步獲得多數支持。但仍存在政策穩定性與溝通、人才專業提升及監理法規進一步鬆綁等難關,有待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