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17年6月全面開放「機器人理財」上路後,經歷疫情帶動數位金融理財需求,以及近年AI應用突飛猛進,「機器人理財」發展方興未艾,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至今年8月底,已有17家業者推出機器人理財業務,累積客戶數突破20萬人,管理資產規模近百億元、達97.28億元。惟「機器人理財」龐大規模引發主管機關關切,金管會宣布,「機器人理財」第4季將拉高法令位階,納入「證券投資顧問事業管理規則」規範,金融科技業者如果未來要推出機器人理財,同樣納管。針對演算法審核開監管條件你的理財專員是AI?但最終實際上給出投資組合建議究竟是誰
國內金控布局雲端、人才與內部平台,打造內部AI軍團,從聊天機器人、房貸估價到醫療判讀,全面加速搶進金融戰場,力拚效率轉型與獲利極限。
台灣金融業運用AI程度仍屬初期階段,金管會鼓勵兼顧創新與風險,一方面善用AI技術的優勢,追求創新與效益;另一方面妥善控管潛在風險,打造可信賴的數位金融環境。
電子遊戲產業的消費群早已從青少年轉向青壯年的經濟中堅,全球主力玩家近40億人口,也令人關注遊戲產業驅動的龐大訂閱、IAP金流與數位金融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