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 美國 2024年7月

一站式服務台商海外布局

兆豐深耕海外逾80年 全球台商最佳後盾
撰文:蘇偉華

2014年的超級寒流不僅凍傷了美國經濟,對在美國奮鬥的台商志豪(化名)來說,更是雪上加霜。志豪除了在當地銀行的貸款申請屢屢被拒,語言障礙和文化隔閡迫使創業之路更加艱難。惡劣的環境讓他一度感到絕望,但就在此刻,兆豐在美分行伸出了援手。從初期的專業建議到後期客製化融資規劃和金流管理,兆豐的全方位服務讓志豪重新燃起希望。

「志豪」在海外拚搏得到台資銀行協助的故事,足以管窺兆豐在世界台商的影響力,源自兆豐耕耘海外市場逾80年的積累。兆豐金暨兆豐銀董事長雷仲達提到,兆豐早期配合政府政策、隨台商腳步設立據點,進軍紐約、東京、新加坡、香港、倫敦等國際金融中心,到如今,在18個國家及地區設有39個海外分支據點,成為全球布局最廣的台資銀行。憑藉兆豐的支持,在世界各地有成千上萬的「志豪」,最終都在陌生的土地上站穩了腳步,實現了台商榮耀的夢想。

海外觸角最廣最深 遍布四大洲

兆豐銀行的海外據點遍布亞洲、美洲、歐洲及大洋洲。在美洲,兆豐於美加及巴拿馬3個國家共設有7據點。美國東西岸共4個分行充分掌握聯貸商機,能協助台商籌組聯貸並量身訂作自貸額度;加拿大分行不僅提供華人置產融資,還積極參與當地的聯貸業務。巴拿馬分行是中南美洲唯一的台資銀行,通過區域性銀行交流,掌握拉美市場發展契機,參與高利差的優質聯貸項目。

 

歐洲有倫敦、巴黎及阿姆斯特丹分行合作推動聯貸,為赴歐台商提供資金調度平台。在澳洲,兆豐是台資銀行中據點最多且資產規模最大的,在當地聯貸市場具有很高的能見度,成為許多台商的首選銀行。

四大洲中,以亞洲布局最為完整,在10個國家設有26個據點。香港作為亞太資金樞紐,兆豐憑藉專業服務,保持穩定的存款金流。在供應鏈移轉至東協的熱潮中,新加坡、越南及泰國成為重點發展區。新加坡是台商的東協資金調度中心,近年金流持續增加;越南簽署最多貿易協定,台商聚落多元且完整,南越胡志明市及北越海防兩地據點提供全面服務;在泰國,兆豐是唯一的純台資銀行,隨著電子及電動車供應鏈蓬勃發展,去年進行增資以擴大服務量能。此外,日本的東京和大阪兩分行耕耘當地均已逾60年,近幾年密切關注台積電供應鏈商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由廣設海外分行轉向穩健深耕業務

談到是否繼續在世界廣設海外分行?雷仲達提出反向思考。他認為,兆豐的海外布局已相當廣泛,前人的努力,讓今天的兆豐擁有如此傲人的規模。如今,他的重點在於站穩腳步、持續深耕,為未來的全球擴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根據各國的金融環境和客戶需求,兆豐採取不同的經營模式。在金融中心區域,持續布局優質且高利潤的聯貸業務,建立永續發展相關產業部位,分散國家及產業風險,保持核心業務的穩健成長。在台商投資密集的區域,兆豐聚焦全球供應鏈移動的商機,善用客戶基礎及在地經驗,提供台商諮詢、融資規劃和全球資金調度等服務。積極開發台商及其協力廠商,以及中小型企業,實現多元化客群結構並提升收益率。

除了因地制宜,迅速掌握國際趨勢脈動並串聯資源服務客戶也至關重要。雷仲達相信,通過這種穩健且精細的策略,兆豐將能在未來繼續保持其在全球市場中的領先地位。為了更快速蒐集商情和提供跨境服務,兆豐成立了專責行銷團隊,快速掌握台商投資最多的新南向國家,以及隨台積電供應鏈投資的美國和日本地區商情。這支團隊協調國內外營業據點,整合台商海外布局所需的全方位服務,不僅爭取到海外業務,也加強了客戶台灣母公司與兆豐的緊密聯繫。

針對海外分行的全球大布局,雷仲達提及近年在美中對抗、烏俄戰爭、以巴衝突等地緣政治事件及持續數年的新冠疫情,全球供應鏈經歷重大變革,各國政府提出關鍵產業的自主化、近岸或友岸外包政策;企業由優先考量降低成本,轉而更重視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進一步朝向產業回流、建構多元生產基地、分散風險的方向發展。台灣是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應變局,台商也積極進行產能調整,採取多元化生產布局策略。

不缺席東協投資熱潮

尤其中國近年已不再是台商投資首選,反而對新南向、美國等地區的投資正在持續增加。從經濟部的統計可以看出,2023年台商對新南向地區投資比重達21%,已經連續2年超越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對美國投資比重達36%,反映了台積電等大型企業赴美投資的影響。以2018年美中貿易戰為分水嶺,貿易戰後5年(2019年至2023年),台商對中國投資金額較2014年至2018年減少了51%,而同一期間,台商對新南向投資成長了67%。

雷仲達提到,廣布的據點有助於多元分散國家及產業風險,受惠全球供應鏈移轉商機及升息趨勢,近年海外業務及獲利穩健成長,核心動能來自香港、新南向地區及美國。

香港是台商及跨國企業之資金調度中心以及亞太金融中心,為亞洲重要的集資渠道之一,隨著企業供應鏈移轉,帶動客戶在香港及跨境金融需求增加。在升息趨勢下,香港分行發揮其位於國際金融中心樞紐的優勢,動態調整資金配置,利差大幅成長,是獲利最佳的海外市場,連續2年獲利年增率超過8成。

全球供應鏈移轉熱潮下,兆豐持續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積極協助台商客戶取得融資,透過國內分行密切維繫與台商集團母公司之關係,將商情引介至海外分行,其中又以新加坡、越南、泰國最為熱絡;由海外分行依客戶需求為企業及其協力廠商提供在地服務,引導客戶運用全球金融網調度資金,帶動業務成長,業務市占率持續領先台資同業。新南向地區資產報酬率優於其他海外市場,近3年獲利均有雙位數成長。

掌握美國利基產業聯貸商機

近年美國推動製造業回流政策及基礎建設、削減通膨法案等多項重要立法,兆豐美國4家分行充分掌握利基產業聯貸商機。由於美國地區分行具備為台商舉辦大型聯貸及自貸能力,熟悉當地金融法規及實務,隨著台商海外布局轉往北美,兆豐透過商情通報,密切追蹤大型企業赴美設廠或併購商機,以求及時提供客製化融資規劃服務,並透過全球金融網提供客戶跨國金流調度服務,成為台商東進美國設廠之首選銀行,近年存放業務及客戶明顯增加。

2023年在海外分子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稅前淨利年成長逾6成,相當不容易。面對國際局勢變化,拓展海外業務要面對的挑戰比國內更多,除需具備洞察趨勢及拓展業務的能力,同時更要注意落實遵循當地法令、強化風險控管,才能穩健開展業務。今年3月兆豐舉辦了海外經理人座談會,由總處各級主管,和所有海外經理人面對面溝通,了解各據點營運的機會和挑戰,共同研商應對策略,盼能群策群力,再創獲利高峰。

不僅是海外市場的獲利亮眼,身經百戰的雷仲達,憑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持續帶領兆豐銀行再創高峰。作為公股銀行中的獲利之王,兆豐銀在2023年創下新台幣310.16億元的驚人利潤,相較於2022年增長了28.2%,累計全年EPS為3.63元。

雷仲達回顧過去,從央行外匯局、中央存保、合庫金暨合庫銀到如今身兼重任,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機遇。他謙遜表示,自去年6月上任至今,剛好滿一年,兆豐屢創新高的成績其實是前人努力的成果。他承諾將全力以赴,並透露有許多創新的點子等待實現。他希望帶領兆豐這個大家庭繼續前進,繼續鞏固在公股銀行中獲利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