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策略 2024年6月

兩方向切入 台金融業參與國際商機、貢獻全球公共財

財長莊翠雲率團出席ADB年會
撰文:侯旭娟

國銀行業一般對於台灣尚無法加入、堪稱為金融聯合國的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較為熟悉,但對於距離我國最近、台灣為成員之一的區域型國際金融機構──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ADB)卻較為陌生。而亞銀第57屆理事會年會日前於5月初在喬治亞(Georgia)首都提比里斯(Tbilisi)舉行,成員國理事包括各國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及政府高級官員等,審議亞太地區發展方向及亞洲開發銀行未來營運的各種挑戰,各金融機關、公民組織及媒體代表等利害關係人亦與會,我國財政部長莊翠雲也以亞銀理事身分率團出席,銀行公會理事長雷仲達及公會同仁亦一同與會。台灣金融業或許可思考在亞銀能發揮的國際商機有哪些?

亞洲開發基金募集成功 金援氣候變化衝擊國家

本次年會最重要成果,應屬亞洲開發基金(Asia Development Fund)第14期募集成功,各捐資成員國與亞洲開發銀行已經議定,共同向亞洲開發基金第14期及技術援助特別基金第8期增資約50億美元,以支持2025年至2028年的援贈業務,協助最需要幫助的經濟體因應急迫挑戰,特別是對易受氣候變化衝擊的太平洋島國及脆弱受衝突影響的國家,提供適應氣候變遷及減少災害風險的專業援助。本次增資額比第13期之41億美元約多22%,標誌著捐資成員國對於破解氣候危機的共識,及對亞洲開發銀行運用援贈資金協助開發中成員國的信賴。

年會另外一個觀察重點是,多數成員國對於多邊開發銀行改革的肯定與支持共識。多邊開發銀行因屬國際金融機構,營運穩健,信用評級通常較優,借款人違約的風險較低,例如亞洲開發銀行為AAA信用評級,可以最低的成本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籌資,再以較低的成本貸款給需要開發資金的開發中國家,或替較高風險的開發融資案承作信用擔保。惟多邊開發銀行為維持信用風險評級,以免影響在危機期間或大規模呆帳違約發生後的放款能力,常採較保守的風險偏好、衡量及財務操作。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多邊開發銀行對國際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能力,並增加支持發展的金融資金能力,亞洲開發銀行於2023年開始進行一系列資本適足性改革,可運用資本水準隨之擴張,目前預期已有足夠資金能力可以在2030年前完成累計融資1,000億美元於氣候應變項目的目標,也號召各國及私部門加入協助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共同融資行列。

專注亞太發展中國家 發展計畫與金融需求

亞洲開發銀行目前有68個成員國,為其發展中成員(Developing Member Countries, DMCs)境內的開發項目和計畫提供資金,主要工具包括貸款、股權投資、擔保、援贈款和技術援助,也提供政策對話及諮詢服務,並透過其聯合融資業務,在全球金融市場籌集財務資源。亞洲開發銀行是國際及國內資本市場領先的AAA借款人,已在不同的市場發行約49種貨幣的債券,其債券獲得主要國際信用評等機構的最高投資評等,自2015年推出綠色債券計畫以來,亞銀一直定期參與綠色債券市場,以支持發展中成員國尋求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適應氣候變遷。籌集來的借款為普通資本資源(Ordinary Capital Resources, OCR)的營運專案提供資金,OCR貸款通常提供給經濟發展程度較高的發展中成員。2023年,亞洲開發銀行向發展中成員國承諾提供約236億美元的貸款、援贈款、股權投資、擔保或技術援助等專案計畫,其中包括38億美元用於私部門業務。亞銀並與合作夥伴合作籌集了額外的164億美元聯合融資資金。

一張含有 文字, 電子產品, 光碟, 圓形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新南向找案源 台金融業可與ADB合作

我國投資者參與亞洲開發銀行的商機,可有2大方向。其一為參與亞洲開發銀行的資金籌集,例如參與亞洲開發銀行發行之綠色、藍色或主題債券,其信用評級優良,資金運用資訊透明,可運用作為低風險投資組合的金融工具;也可以直接參與亞洲開發銀行的聯合融資案,某些大型貸款案件,例如今年4月剛核准向泰國再生能源公司的太陽能光電項目提供約2.79億美元的融資專案,亞洲開發銀行擔任該融資案的統籌主辦(Mandated lead arranger),預期將可由開發資金來源或其他資金來源,再激發出2倍的金額(預計6億美元)作為聯合融資資金,目前加拿大、德國、荷蘭等投資機構或輸出入銀行已表示興趣,我國金融機構可以考慮與亞洲開發銀行建立共同融資的夥伴關係。

其二是能參與亞洲開發銀行融資的專案計畫,參與開發中成員國的採購標案。亞洲開發銀行協助管理貸款給開發中成員國的部分專案標案,透過加強合約競爭及夥伴關係,促進最佳性價比的高品質商品或服務市場,使受資助的項目受益。我國的專案顧問公司、承包商、非政府組織(NGO)和民間社會組織如有興趣及能力,可找尋具有商機的領域來投入。

本屆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彰顯著成員國對於亞洲太平洋地區經濟發展前景樂觀的看法,願意提供更多的支持資金,參與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也信任亞銀的營運治理能力,支持其資本擴張,願意與其共同合作的金融夥伴很多。我國目前與亞銀業務往來的銀行不多,華南商業銀行、第一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永豐銀行的海外業務部門與凱基商業銀行及陽信商業銀行曾與亞銀共同向越南的銀行提供貸款。商業往來較少的原因,也許是因為亞銀受關注度較低、相關資訊較少,或是國際金融業進入門檻較高,國內金融業參與的初始成本也較高,致使投資報酬率較低。台灣的產業在政府新南向政策號召下,已有往東南亞甚至南亞布局的趨勢,台灣金融業可以經由參與亞銀商機,加入國際金融同業因應氣候變遷的發展方向,可以對全球公共財有更多貢獻。建議有興趣的銀行可以往南探索新的藍海市場,深化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合作連結,進而促進我國金融系統的成長、多元與韌性,共贏共榮。(本文作者為財政部目前派駐亞洲開發銀行董事會之董事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