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金融 2024年6月

低碳永續轉型中的「波灣之珠」~杜拜

前進中東貿易樞紐暨金融中心
撰文:林士傑

4月的杜拜已然是初夏季節,炙熱的陽光照耀在高聳氣派的高樓建築群,街頭到處顯得金光閃閃,這個位於波斯灣東南岸的黃金之都,很難想像40年前還只是個沒沒無聞、什麼都缺的小港口漁村,在「杜拜之父」拉希德(Rashid bin Saeed Al Maktoum)酋長自由開放政策下走出不一樣的路,克服沙漠困境,遠離中東戰亂,吸引國際投資人資金及專業人才持續進駐,一躍成為中東貿易樞紐及國際級金融中心。

杜拜的經濟結構以批發零售業為最大宗,占26%,其次是製造、營建、房地產(23%),以及近年快速崛起的航空海運物流(11%)及金融保險業(10.2%),是撐起杜拜經濟的四大支柱。然而除了貧富不均的移工經濟型態,杜拜近年也面臨缺水危機,大量淡化海水後影響海洋生態平衡,土地建設高度開發造成碳排大量增加及建築原材料環境汙染,原本蔚藍的天空也開始出現灰灰的霧霾,今年4、5月更連續遭逢兩場超大豪雨,排水系統不足引發極大災害等環境問題顯現。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圓形, 鮮豔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一張含有 文字, 螢幕擷取畫面, 字型, 圖表 的圖片

自動產生的描述

由於極端氣候變遷的威脅漸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中東地區最早提出「2050淨零」的國家,其中能源轉型是最重要關鍵,在杜拜市區以南50公里處Saih Al-Dahal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園區「Mohammed bin Rashid Al Maktoum Solar Park」,是近年阿聯重要的政績,園區由杜拜水電局(Dubai Electricity and Water Authority, DEWA)和沙烏地阿拉伯「ACWA Power」成立之「Noor Energy 1」公司負責共同設計、建造和營運,採獨立發電廠(Independent Power Producer, IPP)模式,今年第4季為止,共分6個階段,分別運用不同的技術分階段開發,導入杜拜地區發電系統。

園區內除傳統太陽能板(Photovoltaic Solar Panel),2016年更首次導入單軸式「太陽光追蹤系統」(Solar Tracking System),板子隨太陽方位變換角度,使能源效率最高提升30%,除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政府更設定了2050年前要供應全杜拜所有電力,完成潔淨能源轉型的目標。

而太陽能園區最顯眼的中心建築指標就是一座標高達260公尺的太陽能塔(Solar Power Tower),採聚光式太陽能熱發電(Concentrated Solar Power, CSP),其周邊鋪滿7萬片反射鏡而非太陽能板,結合太陽能與傳統熱能,用反射太陽光收集太陽熱能,加熱塔上的熔融鹽物質,並轉化為蒸汽以驅動渦輪發電機,在夜間太陽西下之後,這種方式所產生的電力可儲存達16小時,因此夜間仍有電力可以使用;預計2030年園區的總發電量可達5,000MW,每年可減少120萬噸碳排放量。

儲能具有穩定電網的重要功能,不過這種兼具發電及儲能的設備成本極高(該電廠造價38.7億美元)與需用地廣,並非每個國家都適合建置此項技術;在台灣近期頻繁發生大地震之際,未來太陽能、風力發電結合儲能案場及裝置,還需克服地震天災、所在地居民安全疑慮、高成本、技術整合的重重考驗,才能得到銀行業與產險業者的金融資源支持運作,「創能」之外,預計「儲能」議題將成為台灣再生能源政策議題的另一個關注重點。

沿著杜拜主要幹道謝赫札耶德路(Sheikh Zayed Road),場景轉到位於Gate Village的杜拜國際金融中心(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DIFC),這個號稱中東華爾街的國際金融中心,包括巴克萊、德意志等投資銀行、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基金、保險、伊斯蘭金融等超過5,500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及證券商品交易市場在此匯聚,整個聚落立體層次感的空間設計,時尚前衛又充滿綠意的工藝薈萃,在一片奢華豪氣的林立高樓當中,這裡顯得頗有屬於金融人的人文氣息。

走進這裡的國際金融機構辦公室,內部的裝潢雖然十分儉樸,但是業者信心底氣可是十足,杜拜擁有近9,000億美元充沛國際資金流動,以及與倫敦、新加坡歐亞二大國際金融中心都是短時差,具橫跨東西時區交易的優勢,加上阿聯四分之三的自貿區聚集在此,外資允許100%持股及15年免稅,可說相當具有國際競爭潛力。

杜拜納斯達克交易所目前為全球最大的ESG伊斯蘭債券市場,COP28轉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成為主流,中東綠色債券發行的資金用途已經從傳統綠色能源產業擴大到「氣候變遷減緩」、「綠建築」和「生物多樣性」的開發技術,以及傳統石化產業的轉型資金用途,從綠色債券(Green Bond)擴大至綠色轉型債券(Green Transition Bond)初級及次級市場。

由於中東市場特定收益用途的綠色債券投資者對發行機構有完全的追索杜拜國際金融中心。(圖/台灣金融研訓院)16台灣銀行家2024.6權,機構發行綠色債券與一般債券的信用評等機制並無明顯差異,發行條件及交易方式門檻較低,採開放方式;但未來國際上隨著綠色轉型債券發行資金用途擴大,為了強化品質擴大市場規模,由銀行業提供「第二方意見」(Second Party Opinion, SPO)的國際機構整合性服務的業務,以及氣候、碳排、生物等綠色第三方驗證(Green Verification)機構協助進行專業及深入的檢視評估,建構綠色轉型債券信評機制,避免產生綠債漂綠的風險,有助於綠色資產管理業務的拓展,是值得關注的發展趨勢。

2025年阿聯要在杜拜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農業生態區,開始與氣候變遷環境進行長期抗戰,COP28之後要讓世界看到他們朝向低碳永續轉型的決心,金融業也摩拳擦掌傾全力發展綠色新金融生態圈,及開發新的永續金融服務商機,如果一步步打拚成功,杜拜這個耀眼的「波灣之珠」或又將創造歷史,再度成為全球驚嘆的焦點。(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永續金融發展中心主任)